在杨柳的固有印象里,东北男人大多嗓门大,个子高,说话的时候一股子大碴子味。
可在岭山大队下乡两年多,杨柳也看见过个子小的东北男人,只是数量极少而已。
等等——
这男人的背影怎么看着有点眼熟?
瞧了老半天,杨柳也没瞧出个所以然。
直到那两人都下了火车,消失在茫茫人海里,杨柳才收回自己的目光。
她可真是草木皆兵了,现在怎么看谁都觉得眼熟呢?
杨柳自嘲一笑,在火车缓缓开动时又开始望向了窗外。
离海市不远了呢,她离开京市的时候,并没提前给王相仁和姚兴旺打电话,为的就是给两位叔叔一个惊喜。
这两年多,杨柳和王相仁姚兴旺的联系基本没断。
虽然每次寄信寄东西来的人署名都是王相仁,可里边也会夹杂着王相仁对杨柳转达的姚兴旺的嘱咐。
在最后一次收到王相仁来信时,王相仁的信里还说了姚兴旺的工作有变动,由原来在海市革委会工作调到了海市公安局,还是个不小的官呢。
这样也好,即使姚兴旺工作没调动,杨柳这次过来,也会想办法劝一劝这位姚叔叔的。
再过两年,革委会可不是个什么好去处,能提前调动到海市公安局,对姚兴旺来说,未尝不是一种好运气。
至于王相仁,杨柳并不担心。
王相仁本来就在武装部工作,为人又十分忠诚耿直,无论未来两年发生什么变化,那些变化都不会影响王相仁。
海市火车站和杨柳离开时,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。
若实要说的话,那只能说赶上“春运”,人流量实在太大。
只一个出站,就磨磨唧唧出去了小半个小时。
对了,现在还没有“春运”这个说法吧!
出站时,检查极其严格。
杨柳还被要求拿出介绍信,就连要去找谁也都被盘问了一下。
“同志,我也是海市人,之前从海市离开的时候,盘查还没有这么严格,这是生了什么事吗?”
检查了杨柳的证件,又看过了岭山大队以及京市机械厂出具的介绍信以后,负责检查证件的小同志才对杨柳解释。
他朝杨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然后才说道,“同志,我们是在执行任务,上边下达了红头文件,必须严防死守海市各个客运及火车站点,坚决杜绝特.务的任何活动。”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