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一章,赵匡胤清流关立功
【柴荣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王,同时,他也有手腕有能力。】
【十年开拓天下,十年养百姓,十年致太平。】
【他继位后,立志结束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、天下分裂的局面,统一全国。为此,进行了一系列改革,整顿吏治、发展经济、强化军力。】
【统一全国,自然需要明确且正确的战略思想。柴荣最终的战略是——先易后难,先南后北。】
【宰相王朴在《平边策》中提出:先攻取富庶且相对较弱的南方诸国,增强国力后,再北上对付强大的辽国和北汉。】
【南唐是南方最强大、领土最广的政权,但其君主李璟沉溺诗文、政治军事日趋腐朽,成为了柴荣的首要目标。】
【柴荣下诏列数南唐僭越非法称帝建国、勾结北汉与辽国等罪状,宣布出兵征讨。】
【大周攻唐,就此开战。】
【大周显德二年,南唐保大十三年。】
【秋天。】
【大周大军在李谷的率领下率先出击,渡过淮河,连败南唐军,并包围了战略要地寿州。】
【寿州守将刘仁赡乃是南唐名将,他坚守孤城,成为周军前进的巨大障碍。】
【战事胶着,直到次年正月,柴荣决定亲征。】
【皇帝柴荣的到来极大鼓舞了士气,周军在西线光州、黄州等地和东线扬州、泰州都取得了重大进展。】
【刘仁赡虽是名将,坚守寿州,但唐国不可能不管不顾。另一位唐国的名将上场了。】
【唐皇帝下令,令刘彦贞率援军救援寿州。】
【但其人轻敌冒进,被周军大将李重进设伏大败于正阳,刘彦贞战死。】
【春寒料峭。】
【淮水之南的硝烟,混杂着潮湿的泥土气息,弥漫不散。】
【大周大军云集寿州城下,坚城如铁,守将刘仁赡的顽抗,让御驾亲征的世宗皇帝柴荣的眉头终日紧锁。】
【更大的阴云从西北方向压来——南唐名将皇甫晖、姚凤,率数万精锐已据滁州,其前锋扼守天险清流关,像一柄出鞘的利刃,悬在周军主力的侧翼。若不拔除,一旦斩下,则全军危矣。】
【御帐内,烛火摇曳。】
【柴荣的目光扫过帐下诸将,最终落在一个身形魁梧、面容沉毅的年轻将领身上。】
【“赵匡胤。”】
【“末将在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