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四合,华灯初上。
金陵秦淮河畔的夫子庙,正是最鼎沸喧腾之时。
十里灯河蜿蜒流淌,映得河水碎金点点,人声鼎沸,丝竹盈耳,各色花灯争奇斗艳,将夜幕渲染得亮如白昼。
对于莫愁湖收尾的戏剧性插曲,李洵懒得搭理,哪有携众美游玩来的舒服。
最后丢给金陵知府刘彦坤以及两江总督一个不咸不淡的眼神。
不用本王教你们怎么做事儿吧?
都自觉点,在回京前把厚礼送上。
他下江南办事儿只是顺手,真正目的自然不能忘初心,这些金钗女孩儿们,全部打包、打包。
有句话怎么说来着,坏女孩别放过,好女孩别错过!
李洵心情大好,龙行虎步闲逛着热闹的夫子庙,身边跟着一群绝色小相公,林黛玉、薛宝钗、晴雯、香菱、红缨,雪雁、两边由御林军护道,引得路人纷纷侧目。
姑娘们一个个眼冒星星,看什么都好奇,身上也都是有体己银子的,喜欢哪个买哪个。
“走走走,今儿个都放开了玩,看上什么只管说。”李洵大手一挥,豪气干云。本王不在乎银子,银子对于本王来说视如粪土。
“宝姐姐,陪我去看看。”一排排花灯下垂着各色谜语。黛玉素喜此道,目光被一盏绘着潇湘竹影的精致宫灯吸引,挽着薛宝钗走过去。
谜面是:阶下儿童仰面时,清明妆点最堪宜,游丝一断浑无力,莫向东风怨别离。
这有什么好难,谜底无非就是风筝,黛玉抿嘴一笑樱唇微启,正欲道出谜底,李洵硬插进去,朗声笑道:
“这灯我们要了!”不等黛玉反应,银子已抛了过去。
黛玉那句这有什么好难的谜底,登时噎在喉间,看着李洵得意的将灯塞到她手里,抿着小嘴儿抱着那宫灯一跺脚,娇嗔道:“谁要你买了!”那灯影摇曳,映着她半张脸,似染满红霞。
宝钗在一旁含笑看着,她亦猜中了几个,却只含笑不语。
李洵见她目光在绘着富贵牡丹的灯上多停留了一瞬,眼睛微眯,立刻会意,想那牡丹倒是和薛宝钗绝配,笑问:
“喜欢这个?”
宝钗忙含蓄低下螓首,说道:“王爷不必破费。”话未说完那盏牡丹灯已递到眼前。
她轻抬起眼眸,对上的却是李洵不容拒绝的表情,只得优雅的接过,温声道谢:“谢王爷厚爱。”
喷火的、顶缸的、耍猴的,引得人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