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任的迎接规模出乎赵安邦的意料之外,规模不是很大,而是.........很小!
京州市的四套班子有两套班子到齐,市委市政府的党组成员抵达迎接,加起来也才20人出头。
送赵安邦上任的有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、省委宣传部长周志明、省委办公厅一处处长白天明(沙瑞金秘书)。
尽管谈话不太有效,沙瑞金也没有犹豫,在推进的问题上不带犹豫的,很快给了他工作支持。
给到工作支持是其一,还有相对比较特殊的情况也需要随之处理,肯定某些个别情况都是不太一样的。
省委对新任纪委书记上任很重视,市里倒是不冷不热的态度,在工作中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再来确定。
摆明是省纪委书记都不好站在前列的位置,就能看出纪委书记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到的点。
要是处理的不到位,纪委书记的工作也是很有必要注意的。
市里的不在意也是李达康的试探,赵安邦了解到李达康的情况,大致也能知道李达康选择表达不满的原因。
市纪委换了三位书记,无疑是给他这位市委书记压力。
李达康是出了名的稳重,换句话说也是沉稳,可以说李达康的能力上不用怀疑,但是对待李达康也要谨慎,不能被绕进去。
见风使舵要看用在哪里,李达康是通过见风使舵获得了机会,无疑也能被看做是一次合适的机会,不能太过犹豫。
市里的试探也没有给赵安邦任何反馈,赵安邦也理所当然的没有给出反馈。
见面结束后,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寒暄,彼此之间都在试探,但是赵安邦跟寻常的纪委干部也不一样,始终带着笑容,不会摆出严肃的表情。
陆亦可倒是很严肃,跟在赵安邦的身边也是在不止一次的表达自身的定位。
无条件的支持赵安邦,也是陆亦可的表态,需要注意到的工作问题。
李达康的试探没有效果,主动发出邀请,“安邦同志、亦可同志欢迎你们到来,到办公室喝杯茶?”
赵安邦笑呵呵,“达康书记的茶必须要喝,谁都知道达康书记的工作尽责程度,这一杯茶不喝不行!”
陆亦可看了他一眼,默默的朝着旁边走了两步。
经过几天时间的关注,总算是发现问题到底是哪里不对。
这位看着是挺好说话,真的要是认为很好说话就看错了。
看着好说话,实则一点都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