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球香道数字库”开放满一个月时,叶听晚收到了一份来自法国独立调香师协会的投诉函。
    函中提到,有多位协会成员发现,某电商平台上出现大量标注“复刻日本御家流线香”“还原傣家雨林合香”的廉价香品,这些香品不仅香气刺鼻,还宣称“完全依据全球香道数字库技艺制作”,严重损害了传统香道的声誉。
    叶听晚立刻让团队调查,结果令人气愤:这些廉价香品的卖家,正是通过数字库免费开放的技艺资料,简化配方、使用工业香精替代天然香料,以极低的成本批量生产。
    更过分的是,有卖家还截取数字库中岩罕爷爷的视频片段,抹去水印后用作商品宣传,谎称“得到傣族老香师独家授权”。
    “这些人根本不懂传统香道的精髓,只把技艺当赚钱的工具!”叶听晚看着调查报告,语气里满是愤怒。
    数字库开放的初衷,是让更多人了解、学习传统技艺,而非成为滥用的捷径。
    她立刻联系电商平台,要求下架所有侵权商品,并追究卖家的法律责任。
    可问题远未结束。几天后,日本分会会长村田熏发来消息,语气焦虑:“叶小姐,京都‘御家流’的老香师们集体抗议,说数字库开放后,越来越多年轻人用机器批量制作线香,丢掉了手工揉制、自然阴干的传统工序,他们觉得‘御家流’的技艺被‘亵渎’了,要求我们关闭数字库中相关技艺的访问权限。”
    一边是技艺被滥用,一边是传统门派的抵触,“数字存香”计划刚步入正轨,就陷入了两难境地。
    叶听晚知道,若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,不仅会让数字库的公信力受损,还可能引发更多传统门派的反对,甚至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。
    她立刻召开全球香盟理事会,邀请各国传统香道门派代表、数字技术专家、伦理学者共同商议。会上,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檀香老香师卡皮尔率先发言:“传统技艺的灵魂,在于‘匠心’二字。数字库记录的是‘方法’,却无法传递‘心意’,年轻人只学技法不学心法,做出的香品自然没有灵气。”
    巴西印第安合香师塔雅则提出:“我们不反对数字记录,但希望能对访问者进行筛选,确保他们是真正热爱香道、愿意尊重传统的人,而非只想牟利的商人。”
    叶听晚认真倾听每一位代表的意见,最终提出“香韵守正”方案:一是升级“全球香道数字库”的访问权限,将技艺资料分为“基础普及版”和“深度传承版”——基础版开放给公众,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