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城的清晨带着湿润的暖意,叶听晚在酒店房间的露台上舒展身体,维港的海风裹挟着淡淡的咸味扑面而来。
桌上的香薰机正散发着“归燕”的香气,茉莉与沉香的醇厚交织着薰衣草的清甜,像极了她此刻的心境,在故乡与他乡的情愫中找到了平衡。
“妈妈,季阿姨说今天要带我们去香料博物馆!”团团背着小书包跑过来,手里还拿着季晴昨天送的香料图鉴,小脸上满是期待。
叶听晚笑着帮儿子理了理衣领:“那我们可得早点出发,别让季阿姨等急了。”
她看着儿子兴奋的模样,心里一阵柔软,这五年在法国,她努力让团团接触中国文化,教他说中文、写汉字,可孩子对故乡的认知终究停留在书本上,这次回国正是让他感受故土魅力的好机会。
香料博物馆坐落在老城区的一栋百年建筑里,红砖墙爬满了爬山虎,透着岁月的沧桑。
季晴早已等候在门口,看到叶听晚母子,热情地迎了上来:“听晚,团团,你们可来了,这家博物馆收藏了从唐宋到明清的香料器具,还有很多难得一见的古方香料。”
走进博物馆,一股沉静的香气扑面而来,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青铜香炉、青瓷香盒,还有一卷卷泛黄的古方典籍。
季晴指着一件宋代的银质香球介绍道:“你看这个,里面可以盛放香丸,无论怎么转动,香灰都不会洒出来,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。”
叶听晚凑近细看,香球上雕刻的缠枝莲纹精美绝伦,她仿佛能想象出千年前,有人手持香球漫步庭院的场景。
团团则被展柜里五颜六色的香料吸引,指着一块琥珀色的树脂问:“季阿姨,这是什么呀?闻起来香香的。”
“这是龙涎香,是抹香鲸肠道的分泌物,经过海水冲刷后形成的珍贵香料,”季晴耐心地解释,“古代的时候,只有皇室才能用得起呢。”
叶听晚听到“龙涎香”三个字,心头微微一动,她想起多年前在港城的那段日子,也曾为了寻找优质的龙涎香四处奔波,那些艰难的过往如今已化作淡淡的印记,沉淀在记忆深处。
在博物馆的体验区,有专业的香道师现场演示古法调香,叶听晚看着香道师将沉香、檀香、龙脑等香料按比例研磨、混合,动作行云流水,充满了仪式感。
团团看得入了迷,忍不住也想尝试,香道师笑着给了团团一小撮艾草粉,教他如何用特制的工具将香料压制成型。
小家伙学得有模有样,认真的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