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院子后面的位置,让于淼淼想到她的房子可以怎么修了。
除了朝知青院的方向要开门以外,她就在后院也开一道门。
这样一来,她的自留地就能申请在后面山脚下,种菜和进山都能方便些。
大家回去和看包裹的两个男知青商量好,就先暂时住在集体宿舍,把东西搬到各自的男女宿舍去。
宿舍确实特别宽敞,男生宿舍于淼淼不清楚是什么情况,女生宿舍看样子是一早就收拾好空位等着她们的。
只是,一眼看上去,就知道住在这里的几个女生不和。
在长长的炕上,分别住在两个端头,空出了中间的位置。房子里面人的东西也都在两端,泾渭分明的样子。
六个女生也不管,在中间炕上随意找了个位置铺好自己的床位,用不着的东西还是就放在自己包裹里面,直接堆在地上。
过几天就要搬家,用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拿出来。
大队长这个时候推着粮食来到知青院。
现在是7月份,每人能领到50斤的粮食,吃到秋收结束分粮的时候。
大队长跟大家解释:“这是上面补贴的,不是大队的粮食,每个知青也就这一次。
以后你们的粮食就要通过工分来换了,你们要是觉得不够吃,还能从大队上购买。
除了新知青,其他人每年也就只有一次在大队购买粮食的机会,当然每人粗粮细粮加在一起限量两百斤。
所以你们也别指着不干活,直接购买粮食,大队规定知青每年工分必须达到1500才能和大队换粮食。”
这也是他们大队情况特殊,大队长和会计想出来的办法。
一年365天,平均每个知青得每天干4个工分的活儿,加上能买到的粮食,这样能刚好保证他们饿不死。
要不然从知识青年下乡开始,这些城里的娃,一个个的就想偷懒不下地,到了秋收发粮食的时候。
除了第一批,往后的净想着花钱在大队上购买。
他们大队虽说土地肥沃,收成很好。
但是交完公粮,也经不住这些娃子买啊,更可气的是,这些人家。
一个个都是不差钱的,他们大队种出来的稻子颗粒饱满,麦子也是收成很好。
一个个地不光自己要吃,还要买了寄回家里去,第二年的时候余粮都不够卖给村里需要的人家。
第一批知青也不咋地,条件一般不说,下地更不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