厂里念及他是老员工,没把他开除,调去了门卫室看门,虽说工资少了点,但胜在清闲。
张阿姨还特意提了一嘴,说吴秀英知道她收到包裹后,曾旁敲侧击问过她于淼淼下乡的具体在哪个大队,她没说。
早前她还听说过吴秀英往于淼淼原本下乡的那个大队寄了信,结果被原路退回了。
据说是那个大队的大队长直接跟邮递员说“没这个人”,信便被退了回去。
于淼淼看到这里,心里这才恍然大悟——
难怪吴秀英写给她的信只写了县城地址,没写大队,原来是压根不知道她在哪个大队!
她这临时换大队的事,怕是连那边的知青办都未必清楚。
这点于淼淼多少能猜到,那个大队长估计心里还窝着火气呢。
当初看到她那么多大包裹,就想把人要回去,偏生公社书记没同意,可不就赌气跟邮递员说没这么个人了吗!
不过,于淼淼也不在意,她不说反倒是好事。
估计后来于琴和于秋秋在那边捅的篓子,又把他气够呛,再加上她捐钱换农机的事传过去,更是火上浇油了。
信的最后,张阿姨才提了句:吴秀英怀孕了。
这倒是于淼淼意料之中的事!
看完王老师和张阿姨的信,于淼淼心里踏实了不少,当即找出布袋子,又分别打包了两个包裹。
里面塞了不少晒干的猴头菇、香菇,还有大队社员送的熏鸡和鸭,又分别写了回信。
告诉她们自己在大队一切都好,感谢她们这么惦记自己,这些吃的都是大队分的,多得都吃不完,让她们放心收下。
她把包裹先收进空间,打算过两天去县城时顺便寄出去,这才拿起桌上那封印着县城邮局戳记的信——
吴秀英写的,看看她到底想说些什么。
于淼淼先拆开吴秀英寄来的信,开头那百十来字语气倒是透着几分刻意的和缓。
字里行间都是“天冷了添衣”“别累着自己”的嘘寒问暖,那架势倒真像个疼孩子的母亲。
可往后翻,足足七百多字全是变着法子的算计——
先说“下乡在陌生地方姐妹就该互相帮衬”,话锋一转就提“手里有钱该拿出来给家里周转”。
末了更是直接点名“于琴于秋秋没做过农活儿,你做姐妹的该多照拂”,句句都绕着“钱”和“帮衬”打转。
然后就说她不懂事,换了大队都不写信回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