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 墨染奏折,心牵两厢(第1页)

甄嬛承宠的势头,竟比惠贵人晋封时更盛。

连着五日,养心殿的绿头牌翻的都是“菀常在”,白日里皇上在御书房批奏折,也总传她去侍墨。

这日午后,甄嬛为皇上研墨,手腕稍偏,一滴浓墨落在明黄奏折的边角。

她惊呼一声,忙拿宣纸去吸,却越擦越晕。

“无妨。”皇上按住她的手,目光扫过那团墨渍,反倒笑了,“倒像幅写意山水。”

甄嬛脸颊绯红,屈膝请罪:“臣妾笨手笨脚,污了皇上的奏折。”

皇上放下朱笔,捏了捏她的耳垂:“在家时没学过这些吧?慢慢来。”

他想起初见时,她敢直言“逆风如解意”,那份灵动确实难得,像极了年少时见过的一位故人,只是少了几分熟稔的妥帖。

夜里歇在养心殿,皇上枕着手臂看甄嬛卸妆。

她解下发髻时,一支金步摇不慎滚落,砸在铜盆上叮当作响。

流朱慌忙去捡,皇上却摆手:“不碍事。”

等甄嬛躺下,他望着帐顶的缠枝莲纹,忽然想起储秀宫的安陵容——那日她为自己解朝珠,指尖绕过串珠时,轻重缓急都恰到好处,连穗子的长度都记得分毫不差。

更难得是她抬眼时,那双小鹿似的眼睛里,满满当当都是他的影子,纯粹得让人心安。

想到这时,皇上眼眸里的光暗了暗,带着几分说不清的怅然——终究不是。

雍正二年四月十五,景仁宫的檐角还凝着晨露,辰时初的天光刚漫过琉璃瓦,位分低些的小主们已按品级站在月台上候着。

四月的风带着料峭凉意,吹得人鬓边的绒花微微发颤,几位常在、答应缩着脖子凑在一处,声音压得像蚊子哼。

“听说了吗?华妃娘娘的禁闭昨儿就解了,今儿可是头回出来请安。”

欣常在往翊坤宫的方向瞥了眼,指尖绞着帕子,“年将军在西北又打了胜仗,圣上传旨赏了不少好东西呢。”

“嘘——”赫舍里常在站在稍远些的地方,身上披了件石青缎子披风,“仔细让人听见。”

她目光落在阶下那丛新绽的芍药上,花瓣上的露珠滚下来,像极了此刻众人悬着的心。

辰时二刻,景仁宫内殿的鎏金铜炉已燃上安神香,各宫妃嫔按位分排班站定。

左首第一列是贵人位份,惠贵人沈眉庄端立在前,鬓边珠花衬得她愈发沉稳;

右首是常在与答应,甄嬛站在末位,一身月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