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二年的风,裹着御花园漫溢的桂花香,打了个旋儿,从寿康宫小佛堂半开的窗缝里溜进来。
案上的经卷被吹得掀动几页,香炉里的青烟也跟着晃了晃,混着殿内淡淡的檀香,酿成一股说不清的暖香。
佛前的长明灯跳了两跳,把供桌上的瓜果影子投在金砖地上,忽明忽暗的,像极了这宫里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。
太后正跪在蒲团上,手里捻着紫檀佛珠,闭目听着窗外的风铃声。
佛堂里供着新鲜的白菊,香火缭绕中,竹息姑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手里捧着个黑漆托盘,上面放着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。
“主子,歇会儿吧,腿该麻了。”竹息把茶盏放在旁边的小几上,声音压得极低。
太后缓缓睁开眼,接过茶盏,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,才轻声问:“外面有什么事?”
“看你脚步都乱了。”
竹息这才定了定神,凑近一步,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惊喜:“主子,刚从景仁宫那边传来的信,章太医诊出来,皇后娘娘已有一个月身孕了!”
“脉案都写得明明白白,错不了。”
“哦?”太后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,眼角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些,“章太医的脉案,向来是准的。”
太后端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,眉峰轻蹙——皇后这岁数,快四十的人了,真能怀上?
可转念一想,章太医是太医院院判,脉案写得明明白白,断不会出错。
这念头在心里打了个转,便被她轻轻拂去了。
她放下茶盏,看向佛龛上的观音像,嘴角噙着一丝笑意:“这孩子,总算是盼来了。”
她这高兴,倒不全是为了皇后腹中的胎,更多是为了乌拉那拉氏。
想当年,皇后在潜邸时诞下弘辉阿哥,那是何等金贵的嫡子,偏天不假年,早早去了。
自那以后,皇后的肚子便再没动静,这一直是太后的一块心病。
如今皇后有孕,还是嫡胎,于整个乌拉那拉氏一族而言,可是天大的喜事,总算能在这宫里站稳脚跟了。
“可不是嘛,”竹息笑着凑近些,声音里裹着真切的喜意。
“方才景仁宫那小太监来传话,脸上的喜气都快溢出来了,走路都带着风,瞧那模样,断不会有错的。”
太后点点头,站起身,扶着竹息的手慢慢走到窗边。
“皇后这孩子,进府这些年,行事稳重,就是身子骨弱了些。”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