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銮殿内,鎏金蟠龙柱映着晨光,却照不散弥漫在百官间的凝重气氛。当御史中丞王守正手持玉笤,声震屋瓦地抛出"十大罪状"时,整个朝堂仿佛被冻结了。
林淡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,他非但没有丝毫慌乱,唇角反而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。若不是身在朝堂,他几乎要笑出声来——这幕后之人,竟是如此不智。
恩师陈敬庭忧心忡忡地望来,却在看清弟子神色时微微一怔。
那从容自若的姿态,哪里像是身陷重围?倒像是成竹在胸的棋手,正在欣赏对手的拙劣布局。
"回皇上,"林淡缓步出列,声如清泉击石,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,"王御史所奏十大罪状,臣仔细听了,只觉得漏洞百出,实在难表赞同。"
他转向王守正,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:"其一,王御史说臣‘滥用职权’。可臣不过是商部侍郎,一切行事皆奉尚书之命。商部所有重要文书,都要经过忠顺亲王用印。臣岂敢僭越?既无僭越,又何来滥用职权之罪?"
王守正心头一紧,余光扫向忠顺亲王,果见这位向来慵懒的王爷正冷眼睨视,那目光中的寒意让他险些握不住玉笏。
"至于所谓'为君王聚怨',"林淡朗声一笑,目光扫过满朝文武,"那些被查抄的,哪个不是罪证确凿的奸商恶贾?孟家商行以次充好,人参都是拼接而成;吴家漕帮强征保护费,致使商船不敢北上;吕氏钱庄更是利滚利,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。如今这些祸害被除,臣听闻市井百姓无不称颂陛下圣明,不知王大人所谓的'怨',究竟从何而来?莫非在王大人眼中,这些奸商的怨气,比万民称颂更重要?"
这一连串反问,让王守正脸色发白。
那些流放千里的商贾,确实再难开口辩驳。
"再说这‘苛政扰民’之说,"林淡轻轻摇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,"王大人莫非忘了,商部所管乃是商事,何来扰民之说?我朝士农工商,各安其业。商部整顿的是商界秩序,与寻常百姓何干?至于那三千两‘核查银’——"
他故意顿了顿,待满朝目光都聚焦过来,才从容道:"实为‘诚信保证金’。商部设立此制,是为防止有些商户骗取匾额后故态复萌。若来年复查合格,自当全额返还;若不合格,扣除一千两罚金后仍会退还两千两。此银悉数入库,臣分文未取。王大人若要编排,也该说是‘萧氏匾’,怎的偏要冠上臣的姓氏?莫非在王大人心中,这商部所有钱财是本官的私产不成?"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