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法网疑云(第1页)

黎明驱散了厮杀的血腥,却未能驱散下塬里村上空弥漫的恐惧与疲惫。

昨夜的激战仿佛一场噩梦,留下了残破的寨墙、遍地的狼藉,以及村民们惊魂未定的面孔。

秦军的到来像一剂强心针,五十余名身着黑甲、手持戈矛的士卒在村口列队,肃穆的军容与村落的残败形成鲜明对比。

为首的正是昨夜率兵驰援的县尉王去疾,他面色冷峻,正与一名身着吏服、头戴平巾帻的中年男子低声交谈。那男子正是西乡亭的亭长张咸,此刻额上已见了细汗,神色间满是焦虑。

王去疾的视线扫过村落,最终落在正由阿滢搀扶着、臂膀缠着布条的李斯身上。

他大步流星走来,身后跟着亭长张咸和两名持戟士卒,铁质的足下甲片踏在泥地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,让周围的村民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。

“足下便是李斯?”王去疾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他上下打量着李斯。

李斯心中一紧,强作镇定,拱手道:“正是在下。见过县尉,见过亭长。”

王去疾微微颔首,算是回礼,随即开门见山:“昨夜若非足下调度有方,下塬里恐已步上溪里后尘。此功,本尉已录下,将据实上报。”


“县尉谬赞,此乃全村上下同心戮力之果,在下不敢居功。”李斯谦逊道,他深知此刻绝非邀功之时,低调才是上策。

亭长张咸擦了擦额汗,接口道:“李……李斯义士,先前里正赵平已将你的情况,连同那份荐书,一并报至乡里,又转呈县中。王县尉此来,一是勘察戎蛮侵袭之事,二来……也是为了核实你的身份。”

李斯的心沉了下去。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,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局面混乱、自身又刚刚经历过一场血战、身份最容易被质疑的时刻。

王去疾目光如炬,紧盯着李斯:“咸阳那边,对荀夫子的荐书颇为重视。”

李斯心中刚升起一丝希望,王去疾的下一句话便将其击得粉碎:

“但也正因其重,核查必将更为严格。荀夫子乃当世大儒,其弟子游学,岂会仅凭一封荐书、一枚早已废止之楚国符节,而无半点官府验传之凭证?你自称从楚地而来,途经之地甚广,缘何无‘过所’在身?”

“过所”!李斯脑中轰然一响。他当然知道这个词。在秦朝,户籍与通行管理极其严格,无论是官吏、商人还是普通百姓,长途旅行都必须持有官方颁发的“过所”,上面详细记载着持有人的姓名、籍贯、身份、事由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