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董府论道(第1页)

晋阳的局势初步稳定,李斯决定将目光投向一直保持低调的董家,这个拥有显赫先祖的家族,正是他试图争取的对象。

数日后,李斯备下薄礼,以郡丞的身份,正式前往董府拜访。董家府邸自有一股沉稳、古朴的气度,庭院深深,廊柱轩昂,隐隐透着百年世家的底蕴。

董家家主董阔亲自出迎,态度恭谨却不失身份。他年约五旬,面容清癯,眼神深邃,透着一股久经世事的沉静。寒暄过后,宾主落座,李斯并未急于谈论政务,而是话锋一转,谈及了董家的先祖。

“久闻董氏乃晋国名门之后,先祖董狐,秉笔直书,不畏强权,青史留名,实乃史官之楷模。”李斯语气诚恳,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,“而后更有董安于公,辅佐赵简子,奠定赵氏基业,忠肝义胆,虽结局令人扼腕,然其功绩与风骨,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颂。斯今日得见董公,幸甚至哉!”

这番话并非纯粹的恭维。李斯确实查阅过相关史料,对这两位董氏先祖的事迹有所了解。“董狐直笔”和董安于的忠烈,在史书上都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这番话,既表达了对主人家族历史的尊重,也传递出一个信息:他并非一味打压旧族的“酷吏”,而是懂得尊重历史和传统的。

董阔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。身为董安于的后人,先祖的荣光与悲剧,始终是家族心中复杂的情结。李斯能主动提及并表达敬意,这无疑拉近了双方的距离,也让他对这位年轻郡丞的印象好了几分。

“郡丞大人谬赞了。”董阔微微欠身,“先祖之事,已是过眼云烟。如今大秦之势,锐不可当,天下格局,正值剧变。我等身处其中,唯有顺应时势而已。”他话说得滴水不漏,点明了当前秦国独强的局面,也表明了董家的基本立场。

就在此时,一名侍者引着一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。此人正是董阔的嫡长子,董余。

“犬子董余,见过郡丞大人。”董阔介绍道。

“董公子一表人才,果然家学渊源。”李斯颔首示意,目光在董余身上停留片刻,敏锐地察觉到此子绝非寻常纨绔可比。

几番客套之后,话题渐渐转向了天下大势。李斯有意试探董家的见识和立场,便沉吟着开口道:“如今秦国之势,锐不可当,并吞六国,一统天下,似乎已是指日可待。然,以强法、重耕战席卷六合,固然势如破竹。但斯心中常有隐忧,不知董公与公子以为,仅凭此道席卷天下之后,我大秦又当如何才能真正使四海归心,长治久安?这前所未有之一统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