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宫,麒麟殿。
殿内空气凝重如铁,一股因魏国蝗灾而起的肃杀之气,弥漫在百官之间。
“魏地大饥,十室九空,此乃天赐良机!”
左庶长王齮越班而出,声如洪钟。他身材魁梧,面容饱经风霜,浑身散发着尸山血海中浸泡出的浓烈杀伐之气。
“大王,臣请率兵伐魏,一战可定河内!机不可失!”
“王将军所言有理!”
他身后,一众军方将领纷纷附和,他们是大秦最锋利的剑,只懂得前进与杀伐。对他们而言,仁义是弱者的借口,战机才是唯一的真理,殿内一时杀气腾腾。
然而,相邦吕不韦巍然不动,稳步出列,对着王座上的嬴政深深一揖:
“大王,臣以为魏国蝗灾,乃上天赐予大秦的良机。然强取,则失义于天下,徒增暴虐之名;坐视,则失利于当下,动摇耕战之本。
吕不韦的声音洪亮而沉稳,他提纲挈领地抛出了核心矛盾。“故臣举荐一人,献‘义利合一’之策,解此困局。”
此言一出,百官侧目。
王座之上,年岁尚轻的秦王政,目光之锐利,已如出鞘的利剑。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激辩的群臣,最终,如鹰隼般精准地锁定了那个从始至终沉默不语的身影。
“中谒者李斯,上前奏对。”
“诺。”
李斯自百官队列中走出,步履沉稳。
“臣以为,伐与不伐,皆非上策。伐,则失义;不伐,则失利。此二者,如车之两轮,鸟之双翼,缺一不可。我大秦欲一统天下,要的是‘义利合一’,而非‘义利相悖’。”
王齮虎目死死盯着他,声如洪钟:
“一个未闻过血腥的黄口小儿,也敢妄议国之重器?所谓‘义’,不过是迂腐之见!若为虚名而坐失良机,他日必为天下笑柄!”
李斯并未理会,而是先向嬴政长身一揖,再转向王齮,目光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“敢问王将军,将军之意,是要取河内之地,为大秦谋‘利’,对吗?”
“自然!”王齮傲然道。
“善。”李斯微微颔首,话锋一转,“然,斯以为,仅仅一个河内,此‘利’太小,不足以匹配我大秦的雄心。”
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。连王齮都愣住了。
李斯猛然转身,对着大殿中央空地,仿佛那里铺开了一张无形的天下地图。
“大王,天下六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