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功败垂成(第1页)

社稷坛,源源不断的阴德从全国各地用来,却仍然无法将道君皇帝身上的怨气驱逐。

虽说参拜庙宇的人无数,但贡献的阴德确是不多。毕竟老百姓的心思还是很朴实的,谁有用拜谁。

没一份阴德是白来的。

隔壁怨气就没这么多要求,谁让我不爽我就怨谁,顺便骂两句国家,怪两句社会。

日积月累之下,形成的怨气有多庞大可想而知。

好在这些怨气随着时间会慢慢消散,有时候甚至因为在地上捡了一文钱,先前的抱怨就全都没了。

真正难以磨灭的,是那些因为朝廷失德产生的怨气。这种怨气极具针对性,一旦朝廷出现问题,立马就能刷新出一堆义军。

然后在平叛过程中死亡的人,又会生成新的怨气,从而源源不绝,直到改朝换代。

纠缠道君皇帝的就是这些,它们唯一的诉求就是干掉皇帝。

时日曷丧,予汝皆亡。

道君皇帝可不想死,因此再次大幅度抽取天下庙宇的阴德,压制这股怨气。

这次波及的范围更大,不光是普通庙宇,哪怕是普通人家的祠堂也全部囊括在内。

实际上哪有什么普通人,普通人能建得起祠堂?全是朝堂上百官身后的家族。

道君皇帝先前借助人道气运斩断国运对他们的庇护,但后脚将神道纳入朝廷体系。

这些人的祠堂家庙也需要香火供奉,那就属于神道一环,因此轻松被拿捏。

“还差一点!”

第二波阴德的质量要差很多,毕竟朝廷发下来的俸禄就这么点,能建祠堂就说明有别的收入。

即使他们能对家乡的人施恩收买人心,却抵不过全天下的怨气。

不过问题不大,道君皇帝还有后手。

六月时钦天监曾上过一个帖子,说观测到山东有大德之人出世。

道君皇帝还以为人要造反,在提前造势。派人一查发现,真就莫名其妙钻出一位野生的大德之人。

身上阴德能抵得过一个省的城隍土地,而且是纯粹的阴德,没有附加等量的业力。

这人就是方镜,那一身持续增加的阴德,在道君皇帝眼中就是极佳的补品。

不过借人东西是要还的,能够汇聚如此之多的阴德,背后的因果肯定少不了。

于是在佛门的指点下,道君皇帝下令让当地官员去接触,想把他纳入朝廷体系,这样就可以用调令夺去阴德。
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