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云麓词心录》:第三百章.橙波千叠故人来
楔子
云麓山的春讯,是被一捧野樱染透的。
煜明攥着信笺穿过花径时,指尖还留着阿澈笔墨的温痕。信上说:"东山坡的棣棠开成了金河,我在老槐树下埋了坛春酿,只待君来共醉这'橙色盈眸韵满坡'。"落款处画着歪扭的花笺,花瓣间缀着细小的"昱明"二字,像极了多年前书院课桌上的涂鸦。
竹篮里的青瓷砚随着脚步轻晃,砚盖刻着的"浣春"二字在晨光里流转。这方砚台跟了他十五年,从扬州旧市到云麓山房,砚池里沉淀着数不清的春痕——就像阿澈诗里写的"妙笔难书意若何",有些情意总要借着墨色才能说透。
山风忽然转暖,卷着棣棠花的甜香扑了满怀。煜明抬头望见坡顶那抹熟悉的青衫,那人正蹲在花丛里写字,衣摆被风吹得像片欲飞的叶。远处的花海翻着橙浪,一直漫到天际,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天上的云霞落了地,还是人间的春色染了天。
一、赏春:独石观花处,墨里藏春声
阿澈的画案就支在老槐树下,四脚用石块垫高,以免被湿润的春泥浸了。煜明走近时,见宣纸上正洇着半幅《坡头春意图》,石绿铺就的坡地上,数丛棣棠用赭石调藤黄点染,笔触飞白处竟透着"橙色盈眸韵满坡"的炽烈。
"你可算来了!"阿澈回头,笔尖的金粉恰好落在花瓣上,"快瞧这棣棠,今早突然全开了,像谁把太阳揉碎了撒在枝头。"他说话时,镜片被阳光照得发亮,睫毛在眼睑投下的阴影随花瓣颤动,倒像是宣纸上未落的墨点。
煜明放下竹篮,取出那方"浣春"砚:"路上见坡西的独石旁开了片鸢尾,蓝得像要滴出水来,倒衬得你这'金波灿烂映藤萝'更明艳了。"他指着画中缠绕的藤蔓,藤叶边缘用花青勾了细边,在橙黄的花海中竟生出几分清凉意。
阿澈忽然搁笔,从石缝里捻起枚蝶翅:"方才这只凤蝶撞在我砚台上,翅粉落进了朱墨里。"他将蝶翅放在宣纸上,翅脉的纹路与画中花瓣的筋络竟隐隐重合,"你说奇不奇?这倒应了'群蝶有意恋香窝'的景。"
山风掠过花海,掀起层层橙浪。煜明望着远处那方独石,想起三年前的暮春,他们曾在石上刻下"见字如面"四字。此刻石面被青苔覆了半幅,唯有"面"字的最后一竖还露着青白,像道未干的泪痕。
"记得第一次来云麓山吗?"阿澈忽然开口,用狼毫蘸着蝶粉调的朱墨,"你说这漫山遍野的绿太单调,非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