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不经意的机会,我来到久别的田间。踏着满是粉碎的秸秆,远处却是空旷如许,内心不乏有些失落。难道这就是“秋”吗?我不停地询问着自己。
记得小时候,秋是一个很是让人惬意的季节。那时候,我可以和小伙伴在草丛里捕捉蟋蟀,可以在浑浊的小河里摸鱼,可以在晴天的中午喝一杯冷饮,还可以在有风的傍晚聆听树叶在哗哗作响,甚至还可以不写作业跑出去玩然后回到家里撒谎。在我的记忆里,秋天除了这些,还有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。从收割玉米、到花生,再到耕地、播种小麦,我目睹过每一个环节,却不知其间的滋味。后来,我长大成人,我的生活逐渐远离了农业生产,远离了曾让我快乐的秋天。那些曾有过的快乐也永远尘封在了岁月深处。
记得在今年三夏防火的时候,我穿着一身迷彩装独自一人深入到相距十余里的村子。一路上到处是浓浓的秸秆味,让我欣喜,让我舒畅,让我感到熟悉又陌生。我的心静极了。防火结束后,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个村子。每次路经那个十字路口,我都会不自觉地向北望去,试图寻觅早已逝去的宁静。
不知道怎的,总觉得脚下的路越走越孤单。
又是一个禁烧季节,又是一年秋天。然而此时,在这条乡村道路上,没了夏日里的依赖和牵挂。当我还沉浸在昨日的愉快之中,时光已进入了可以用灰色代言的秋天。一转眼,我的朋友去了别处;一转眼,时过境迁;一转眼,斗转星移;再一转眼,我将身在何处?
“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空旷的秋的田野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……
窗外,霪雨霏霏…
雨滴激起的尘土如同柔软的绸缎,隐隐约约的,盖住了这片无限壮美的江山,这片才子佳人覆灭的大地……
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纯水向东流”是谁?在落日残阳中感叹。他是极富才情的南唐后主,痴迷于书画。当宋军侵入了唐朝的疆域,当硝烟弥漫了整个皇宫,他被困在城里眼睁睁地看着。如果生在寻常家,他一定是出色的诗人,但无奈,他偏是帝王“剪不断,理还乱。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。”他走了,他仍是恢弘宫殿里娇奢淫欲的帝王……
“既生瑜,何生亮?”是谁?在临死之际悲叹,他是风光无二的东吴督都,受命于危难之间。当孔明在东吴大殿上舌战群儒,当群臣对诸葛亮心服口服,他站在一旁,憎恶地看着。他是豪情万丈的将领,但悲哀,他偏是败给了孔明。他早已明白孔明之患,这悲叹,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