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1章留在上京,配合大理寺调查(第1页)

姜钰接连两声质问,让丞相脸上立刻露出 “慌张” 之色。他连忙再次叩首,口中大呼冤枉,随后抬眼看向姜钰,语气恳切地说:“楚国公,老夫知晓你此刻心中愤怒,也能体谅你的心情。”

他目光转向裴听兰,眼底带着几分刻意的疼惜,又道:“但也求楚国公能体谅老夫当年的处境。当年听兰落水,被一男子所救,您祖父执意要退亲 。对那时已失了名节的她来说,这无异于逼她去死啊。”

“当时她确实已决意自缢,是老夫及时救下,才保下她一条性命。我们兄妹相依为命多年,老夫这个做兄长的,怎能眼睁睁看着她寻短见?”

丞相用袍袖假意擦了擦眼角,又转向皇帝,躬身道:“经臣反复劝解,听兰终于打消了寻死的念头。后来她让臣派人陪她出去散心,回来后便说想回臣的祖籍地。臣知道上京是她的伤心地,便答应了她的请求。”

“臣特意派了护卫护送她回去,可没料到,她竟在途中遭遇了劫匪。臣在家中接到的消息,是她已遭劫匪杀害。臣一直以为她早已不在人世,直到这次岭南王带她回京,才知她当年侥幸未死,还被老岭南王所救,后来成了岭南王妃。”

丞相再次重重叩首,声音带着几分 “悔恨”:“臣得知此事后,心中惶恐不已,本想立刻到皇上面前请罪,可臣年事已高,又贪生怕死,犹豫了这么久,始终没敢来。臣该死!臣该死啊!”

……

皇帝与姜钰都有些意外 , 没想到事到如今,丞相还能把这番说辞圆得滴水不漏。但转念一想,他与岭南王恐怕早就串通好,编好了这套谎话。

果然,岭南王紧接着开口,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辩解:“皇上,臣父王当年救下母妃时,并不知她是丞相的嫡妹。而且…那时的丞相,还只是个刚考中进士的寒门子弟。母妃因接连遭遇打击,不愿再提过往,便没向父王透露真实身份,只想隐姓埋名过日子。”

“臣父王直至去世,都不知母妃的真实来历。臣也是带母妃抵达上京后,才知晓她原是丞相嫡妹。”

“呵呵……” 皇帝忍不住笑出了声,眼底满是嘲讽 。这舅甥二人,倒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!可他心里清楚,此事的重点从不是裴听兰的身份,而是她这些年做下的恶事。

这时,姜钰重重哼了一声,语气带着不屑:“事情过去这么久,知晓真相的人早就不在了,丞相与岭南王自然是想怎么说,就怎么说。”

“楚国公,老夫知道你此刻对老夫、对听兰恨之入骨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