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7章 传统的改变(第1页)

内附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,瞬间冲击着在场每一位大明重臣的神经。

就连一向沉稳如山的内阁首辅申时行,眼皮也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。

虽然,在这里面他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,甚至是一手推动的,可事情真的发生了,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一定的波动。

这些年申时行变了很多。

太祖高皇帝遗留下来的政治体系,也可以说是政治传统,就是斗争。

不断地斗争。

皇帝与官员的斗争。

官员与官员的斗争。

在万历朝,虽然很多不好的传统得到了改善,但斗争……依然存在,只不过不像之前,那般来的猛烈。

在另外一个时空,申时行侍奉的是,没有太多手段的神宗皇帝,他的斗争天赋隐藏起来,继而为了自己身家性命,变得越发稳重,甚至是暗弱。

可这个时空,一切都变了。

大明朝已经超过两个首辅,没有被政治清算了。

好像,大明朝慢慢养成了最温和的斗争底线。

罪不加阁老。

不管是在任上,还是在卸任之后。

也是因为这些,申时行的胆子越发大了起来。

此事,再加上他明显察觉出天子的心意,才开始推动此事的。

御座上的朱翊钧明显愣了一下,身体微微前倾,似乎怀疑自己听错了。

皇六子朱常澍更是瞪大了眼睛,虽然年幼,但也从这凝滞的气氛和父皇、大臣们剧变的脸色中感受到“内附”二字所蕴含的石破天惊之力。

“呈上来。”朱翊钧的声音依旧平稳,但细听之下,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。

陈矩快步下阶,从崔鸣海高举的双手中接过那卷沉甸甸的、仿佛承载着一个王国命运的绢帛,恭敬地呈递到御案之上……

朱翊钧展开绢帛,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的文字。

殿内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的脸上,试图从那平静无波的表情中读出丝毫端倪。

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,只有皇帝翻阅绢帛时轻微的沙沙声……

绢帛上的文字恳切乃至卑微,将李氏王朝近期的灾难描述为“天厌其德”,将大明在倭乱中的再造之恩捧至云霄,最后痛陈“国不可一日无主,而李氏已失天命”,唯有“内附天朝,革故鼎新,置郡县,行王化”,才能使朝鲜百姓“永享太平”,并言辞凿凿地表示这是朝鲜国内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