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8章 议一议(第1页)

王家屏看着申时行,满脸的不可置信。

这是他们大明朝的阁老。

是他们大明朝最大的君子。

他出台宗藩条例,组织了官立蒙学,又对漕运进行了一场有一场的改革……

在满朝文武看来,大明朝最大的幸运。

就是先后拥有,高拱,张居正,申时行三个首辅。

三个能做实事,敢做事的首辅。

可现在,所有官员敬佩的阁老,竟然,挑战礼法……

而申时行并未回答王家屏,他面色平静如古井,缓缓出列,对着朱翊钧躬身一礼,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陛下,臣方才细览了这《请内附表》,也听了诸公之言。诸公所虑,无非是宗藩体统、天朝声誉,此乃老成谋国之言,确有其理。”

“然,诸公或许有所不知,或选择性忽略了。经倭乱一役,我大明为援救朝鲜,耗费粮饷数百万,至今,朝鲜仍欠我大明各类援助款项、粮秣折银,八百余万两。朝鲜国小民疲,历经战火,疮痍未复,若要其偿还此巨款,无异于痴人说梦,徒增其国内怨怼,于我大明实则并无益处。”

他抬起眼,目光扫过众臣,最后看向皇帝:“但若……若两家真能变为一家,此债务自然勾销。不仅如此,朝鲜并入版图,其土地、人口、赋税皆归我有。”

“既可永绝东顾之忧,免其日后再生乱或为倭寇所乘,又可实增国力。从长远计,未必不是一桩……划算的买卖。至于藩国看法?若能实控朝鲜,其他藩国纵有微词,又能如何,岂不闻‘汉吞百越,唐纳突厥’之初,亦非全无争议。”

申时行的话,如同在道德的烈焰上浇了一盆现实的冷水。

他没有高谈阔论礼法规矩,而是直接从最实际的利益出发,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……

申时行的话说完后,诸多官员并没有直接反驳。

从这也可以看出,这些年来,申时行确实积攒了诸多的好人缘,导致,现在即便他说的话,没有说服这些反对的官员,可官员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去驳斥他。

朱翊钧听完,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,他看了看激动不已的王家屏,又看了看平静的申时行,终于缓缓开口,声音听不出偏向:“王爱卿所言,守的是礼法体统,是国之颜面。申先生所讲,虑的是实利得失,是长远之安。都有道理。”

他顿了顿,做出了决定:“朕,不做独断。此事关乎国策,非同小可,当付朝议公决。明日大朝会,议一议吧。”
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