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9章 朕不想要(第1页)

他太想要朝鲜了!

这种渴望,源于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对开拓疆土、巩固国防、增强国力的本能追求,远超对那债务的计较。

但他深知,作为天下共主,他绝不能将这份渴望赤裸裸地表现出来。

他必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必须让这一切看起来是朝鲜“苦苦哀求”、是臣子们“深明大义”力谏、是时势所迫下的“不得已而为之”。

就在下方两派争论得面红耳赤,谁也说服不了谁,陷入僵持之际。

朱翊钧觉得火候差不多了。

他轻轻咳嗽了一声。

声音不大,却如同拥有魔力一般,瞬间让喧嚣的文华殿安静下来。

所有争吵的官员都立刻闭上了嘴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御座,等待着天子的圣断。

朱翊钧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,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和沉重,他轻轻叹了口气,声音带着一种帝王罕见的真诚开口说道:“诸卿之言,朕都听了。各有各的道理,朕很是为难。”

“朝鲜欠下的军费银粮,数额确实巨大。然,倭寇入侵,生灵涂炭,朕发兵救援,乃是出于宗主国之责,出于怜悯藩邦百姓之苦楚,并非图其回报。”

“这钱粮……若朝鲜实在艰难,还不了,那……那也就还不了了吧。朕,岂是那等斤斤计较、趁人之危之君?”

这话一出,以王家屏为首的反对派官员们脸上顿时露出欣慰和放松的神情,甚至有人暗自点头,觉得陛下果然深明大义,顾全大局,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……

这才是他们心目中,大有作为的圣天子吗……岂能会因眼前蝇头小利,而丢了体面,失了传统。

“至于这《请内附表》……朝鲜奉我大明为正朔,恪守藩礼,已历二百余载,自太祖高皇帝时起,便世受册封,情谊深厚。其国虽有灾异,国君接连蒙难,实乃不幸。然,我大明若因此便……便顺势纳其国土,废其宗庙,朕总觉得……总觉得于心何忍?于心不安呐!”

他微微摇头,一副深受传统礼法困扰、内心挣扎不已的仁君模样:“强纳藩土,非仁德之所为,恐非圣君之道。朕,实难决断。”

这番以退为进、看似恪守礼法仁德的言论,彻底麻痹了反对派。

王家屏甚至激动地出列,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!能如此深思远虑,顾全宗藩大义,实乃天下之福,朝鲜若知陛下如此仁厚,必当感佩涕零!”

其他反对派官员也纷纷附和,称颂陛下仁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