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和诸葛亮这次主要就是探探糜武心意,现在他们稍安心点。
诸葛亮一脸正色道:“这次夺回南郡,孙权必然不会甘心,还有曹丕虎视眈眈,正德打算如何应对?”
糜武言道:“丞相所虑甚是,孙权必定不会甘心,但其未必就敢兴兵。至少魏军没有退去之时,孙权是不会兴兵来犯。当然,也要提防孙权和魏军联手,一同前来。魏国强大,孙刘弱小,如要共存,只能先与孙权罢兵言和。而后,再徐图襄阳南阳之地。如能尽得荆北之地,则可剑指中原。”
“嗯。”
诸葛亮对此非常满意,这正是他隆中对时的战略。
刘备担忧道:“孙权如何肯罢兵?”
糜武微微一笑:“陛下放心,孙权深知共存之道。虽现在不肯罢兵,日后自会罢兵。”
刘备微微颔首:“嗯。朕既将荆州托付于你,往后之事全凭你决策。”
“还请陛下安心,臣必不会让陛下失望!”
“如此甚好啊!”
诸葛亮微微一笑:“有正德在,我也可安心!”
“丞相放心,武也绝不让你失望。”
“嗯。”
刘备和诸葛亮算是彻底放权,因蜀中需要人镇守,也要防止曹魏伐蜀。
诸葛亮和刘备没有久待,几日后留下关平和张苞及其部曲万众,引军二万回成都。
糜武也在这一刻正式登上三国大舞台!
翌日,江陵校场!
诸将皆于校场等待大将军点兵点将。
糜武身穿甲胄,腰悬长剑,手持大印步入校场。
诸将分列两旁恭迎参拜:“拜见大将军!”
糜武径直走向点将台,诸将皆躬身相望。
糜武登上点将台,面向众将士:“请起。”
“谢大将军!”
糜武目光扫过诸将,满脸正色道:“诸位,今日校场检阅,只为强军。强军之首要,赏罚分明,纪律严明!而后,才是强军,练军。”
“现在颁布十七禁律五十四斩。”
话音刚落,马良手持禁律大声朗读:
其一:闻鼓不进,闻金不止,旗举不起,旗按不伏,此谓悖军,犯者斩之。
其二:呼名不应,点时不到,违期不至,动改师律,此谓慢军,犯者斩之。
其三:夜传刁斗,怠而不报,更筹违慢,声号不明,此谓懈军,犯者斩之。
其四: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