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 诸葛亮的忧虑(第1页)

糜武和赵云离开永安宫,跟着诸葛亮来到丞相府。

“正德,子龙请落座。”

“多谢丞相。”

落座后,诸葛亮给二人斟了杯茶。

诸葛亮感慨道:“正德,子龙,一别一年有余,再次相见却是如此场景下。”

赵云不免悲伤道:“丞相说的是啊,不想陛下病重如此。”

“唉!”

诸葛亮抚摸着手中羽扇,神色忧伤:“我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。陛下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于草庐之中,由是感激啊!自出茅庐,为报陛下知遇之恩,无一日敢松懈。眼看大业可成,陛下却已大限将至,怎能不让我心生悲痛。”

赵云微微颔首:“丞相说的极是啊!云乃一介武夫,幸遇陛下,相随三十余载,君臣同心。眼看汉室可兴,陛下却,却……。”

赵云说到此处,已是泣不成声!

糜武见赵云和诸葛亮动情如此,不由心想,蜀汉真是男人的浪漫。

刚刚在寝宫,糜武虽和刘备相处不久,其实谈不上多大悲伤。

但糜武还是泣不成声,这主要就是君臣感人一幕,感染了糜武。

现又见到诸葛亮和赵云,因刘备大限将至,伤心至此,怎能不让人理解蜀汉男人的浪漫。

也可是说,刘备就是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的精神寄托,信仰所在。

这些人一生都在为刘备的梦想而竭尽全力,刘备死后蜀汉再无此浪漫。

糜武想到此,也不由悲伤:“是啊,眼看北伐有望,却不想陛下他……。”

诸葛亮叹息道:“正德所言甚是,今已得襄樊之地,孙权又攻取合肥。魏国接连失利,国力大损。只需再休整数年,厉兵秣马,待时机一到,则可兴荆州之兵,出宛洛而克中原。再以汉中之兵,出秦川而定关中,则汉室可兴也!只是可惜,陛下不能看到这一天。”

赵云接话道:“云深受陛下大恩,纵然粉身碎骨,也要替陛下匡扶汉室。”

“我等自当为陛下大业而粉身碎骨,只是……。”诸葛亮话说一半,不由叹道:“只是我担心,陛下一旦有事,国中动荡,魏国必会趁机来犯。加之新君即位,必对北伐大计有影响。”

糜武微微颔首:“丞相所虑,也正是我所虑。魏国虽接连失利,但依旧强大。今夺襄樊之地,魏国必不罢休。如让魏国得知,必会趁此机会大举反扑。加之,孙权虽与我们联盟,也不可不防。”
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