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日晚间,大军如期进入汉中郡休整。
糜武却是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,带着诸将来到治所内商议解救关羽的方案。
关羽现在的情况非常之危急,虽然有城可守,但粮草不足以支撑久守。
且现在时间非常紧迫,一旦粮草耗尽,一切都将徒劳无功。
尤其是糜武手里没有多少兵马,想要救关羽的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。
赵云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,面对这种情况,更是毫无办法可行。
大家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糜武身上。
糜武满脸凝重的对诸将言道:“大司马兵困兴平,情况十分危急。想要解救,困难重重。最近的路就是直接走褒斜道,而后北上前往兴平,与司马懿决战。这个方案的成功率,连一半都不到。我军长途跋涉,司马懿以逸待劳,关中平原,魏军多骑兵,野地正面决战,几乎毫无胜算可言。一旦战败,或后路被堵,咱们别说救大司马,自己也会全折进去。真要是那样,魏军再引军前来攻打汉中,汉中必丢。”
“这?”
“那可怎么办?”
诸将闻言,无不唉声叹气!
赵云问道:“大将军,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?”
糜武微微叹息:“司马懿非等闲之辈,想要从他手中救出大司马,得另辟蹊径!既然褒斜道不通,那就走岐山大道。”
赵云一脸疑惑:“大将军,岐山道通陇西,距离兴平路途遥远,这如何能救大司马?”
糜武解释道:“现在兴平已被数万魏军精锐围困,又有司马懿亲自坐镇。想要救援,几乎不可能。就算我军走褒斜道,顺利抵达兴平,也毫无胜算可言。既然如此,何必还去?”
“末将愚钝,还请大将军明示!”
“司马懿决意围杀大司马部,关中精锐尽调往关中,当避开锋芒,另辟蹊径!陇西虽距离关中甚远,却是魏国重地,如我军走岐山攻陇西,司马懿这个雍凉大都督,焉能坐视不管?就算司马懿坐视不管,曹丕又岂会放任我军进军陇西各郡?想救大司马,就只能迷惑牵制,分散敌军。如司马懿放任不管,我军则趁势攻取陇西各郡。如司马懿想管,就必须调兵阻击。司马懿能调之兵,尽在关中,只要司马懿调兵,兴平围困就会减弱。如此一来,大司马突围的希望就会增大。同时,可派遣一路兵马走褒斜道,收拢败退散兵,分成十几队,在兴平外围不断骚扰敌军。再想办法联络大司马,做到内外配合。待时机成熟后,则全力突围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