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国的动作相当快,就是想趁着刘备还在大丧期间,发起攻势。
几日之间,曹真就在宛县集结三万大军,向樊城而来。
随行将领有徐晃和满宠等将。
马良坐镇樊城,得知刘备病逝,诸将无不悲伤。但其重任在身,不可丝毫松懈。
为防止魏国趁机来犯,马良在糜武离开后,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加强防御。
同时派出大量斥候,打探魏国一举一动!
曹真在宛城集兵,马良就已得知消息,当即召集关平张苞李牧等将商议。
糜武赵云离开后,马良就接替糜武位置,诸将对马良也是极其信服。
马良让关平坐镇偃城,张苞于四冢安营扎寨,李牧于围头驻防,马良亲自坐镇樊城。
曹真几日后就已抵达偃城外,按照曹丕吩咐,曹真并未攻城,而是于偃城外安营扎寨,等待时机。
马良也第一时间将樊城的军情,紧急上奏成都。
同时,司马懿在长安坐镇,命郭淮,张郃,王基等人紧急征调雍凉兵马备战。
消息也是第一时间传至成都,对魏国来犯,诸葛亮早已算到。
成都还沉浸在刘备驾崩的悲伤当中,刘备的棺椁还停留在永安宫,需七七十四九日方可出城安葬。
刘禅,关羽,张飞,赵云等,除必要政务,日夜几乎于灵前守候。
国中大事,全系于诸葛亮身上。
糜武有心返回南郡,但无刘禅旨意,也不可擅动。
魏国的消息,以及东吴和魏国散播的流言,几乎同一时间在蜀中传出。
正所谓,人言可畏!
尤其是蜀中百姓和官员,对糜武了解不深,加之糜武坐镇一方,的确有这个能力自立,自然会引起百姓和官员的议论和猜忌。
尤其是东州派和本土派系的官员,本就心存嫉妒,更加相信这种传言。
刘备在时,倒是无人敢议论糜武,现在刘备一死,刘禅又刚即位,这些派系官员自然想为自己利益集团,打压排挤糜武新派集团。
一时间,针对于糜武不臣的流言,四处可闻。
丞相府,诸葛亮和糜武几乎日日会在一块商议国家大事。
诸葛亮事事都要和糜武商量,尤其是出了这么大事,自然是第一时间找来糜武。
诸葛亮满脸担忧:“正德啊,你我所担心之事,还是发生了。魏国两路同时来犯,倒是不可怕。可怕的是,流言蜚语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