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徐晃献策(第1页)

偃城外魏军大营内。

自从张郃和满宠在四冢大败而归,曹真就没有再采取军事行动,而是和糜武进入对峙阶段。

这期间上庸的曹彰和徐晃领兵前来汇合,两军已合并到一块,兵力总数达七万。

加上四冢折损一万,曹魏在襄樊战场总投入的兵力有八万余。

加上樊城和襄阳守军,魏军实际兵力达十万,总数远超汉军。

本来豫州和汝南也有驻军,因曹休南下,曹丕临时抽调去攻打东关。

这样一来,等同于减轻了糜武的压力。

曹丕敢这个时候抽调兵力去攻打孙权,是因为他坚信曹真能解襄樊之围,毕竟优势在魏国手中。

正如糜武所料一样,曹丕急于求成,不惜同时和吴蜀同时开战,但也担心两线作战拖垮自身,于是下旨催促曹真尽快解围,掌握先机。

曹丕的催促,让曹真有点为难,只得找来众将商讨进攻事宜。

大帐内,曹真高坐帅位。

曹彰虽贵为王爵,但此次阵前主帅是曹真,曹彰也需听军令行事。

曹真对众人言道:“陛下派人前来催促我等进军,今糜武已占据要点,毫无机会。如强攻,恐难以取胜,当以何策破此僵局?”

众人闻言,皆沉默不语!

只有徐晃站出来说道:“我有一策,不知可行不可行!”

曹真闻言,急忙询问:“公明有何妙计,快快说来。”

徐晃言道:“糜武重兵驻防偃城,我军进无可进。唯有走奇招,方可解樊城之围。我意绕过偃城,攻打围头。围头是扼住汉水的重要据点,如能夺下围头,则可截断蜀军退路。糜武也必然坐不住,自会出城夺回围头,届时我军只需在必经之路,设以伏兵,而全歼其军。只要糜武一败,樊城之围必解。纵然糜武不出城决战,只要我军占据围头,蜀军对樊城的全面包围立解。而且蜀军大部分后勤辎重皆需从汉水调运,我们占据围头就等于掌握蜀军命脉,糜武岂能久守?时间一长,其军必退。”

满宠言道:“此策的确可行,可糜武又怎会让我们轻松攻下围头?何况围头尚有关平领军驻防,如我军绕过偃城攻打围头,糜武自会派兵驰援。先前大将军就分兵去攻四冢,结果大败而归。”

曹真闻言嘴角一抽:“是啊,糜武此人,善于用兵。如我军攻打围头,其必派兵袭击其后。况且围头有关平所部驻防,想要攻下,谈何容易?”

徐晃继续言道:“可将糜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