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 糜芳的选择(第1页)

邓芝在江陵留了三日,这三日几乎都在糜武身边。

三日下来,邓芝对糜武更加钦佩,尤其是见到糜武在南郡的所作所为,让他由衷敬佩!

可以说现在的南郡和早几年的南郡有着天壤之别,在糜武的治理下,大量的农田被开发,商业鼎盛,一片欣欣向荣之景!

就连江陵以北那些荒废的城池,也在慢慢复苏中,假以时日,只怕整个南郡无论经济和人口都会倍增。

邓芝真想一直留在糜武身边学习,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,但跟着糜武学到很多从未学过的知识。

因为要回成都复命,邓芝不敢久留,三日后拜别糜武启程返回成都。

在此期间,刘宗仁也带回来了糜武心心相念的早籼稻和印度棉种。

要知道这两样东西虽然在交州发现,但一直没有大面积培植。

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这两样,至少粮食产量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。

还有棉,南方一直缺少棉,如能大面积种植,再大面积生产棉布,不但可以解决南方缺少棉衣问题,还能增加经济收入。

在古代最为重要就是粮食和布,这也是人生产的最基本东西。

糜武为了培植早籼稻和棉,早早地就亲自招募了一批种植上的人才,这些人才其实就是普通百姓,他们只是精通种植。

糜武要的就是这种人才,只要稍微传授一些先进的种植知识,他们一点就懂。

糜武将早籼稻种子和棉种全权交给这批人,让他们大量培植种植。

这群人也是干劲十足,通过不同的方式培植,选取最优的方法。

糜武为了南郡发展,几个月投入也是得到高回报。农作物的种植面积,比之去年增加最少一倍。

人口和经济也在与日俱增,尤其是解决了大量就业,商业的扶持政策,让妇女也可在家就业。

同时分配钱粮土地,解决了大量流民和水匪,增加了人口和户籍。

随着春耕逐渐进入尾声,糜武命令各营开始挑选精壮之士,补充各营损失的兵员。

招兵令一下达,各县百姓踊跃参加!

要知道古代历朝历代,只要招募兵员,必定会引起百姓的反感。

可现在招兵令下达,百姓不但不反感,都希望将自己的儿子送来当兵。

因为在糜武手底下当兵,家属能得到优待,哪怕阵亡也能得到高额抚恤,还能荣获烈士称号。

各营的兵员补充,可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