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和诸葛亮糜武离开汉寿公府后,又回到宫中就关羽请辞一事最后商议。
诸葛亮和糜武见关羽不是故作姿态,而且态度坚定,也就不再沉默!
最终商议结果一致,允许关羽请辞!
当日,刘禅即拟旨恩准关羽请辞!
为让群臣信服,百姓不误解,这封圣旨有必要公诸于世。
一是关羽兵败一事一直没有处置,二是避免让有心人借题发挥。
当日圣旨公布如下。
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大司马、托孤大臣关羽,自随先帝起兵,转战四方,忠勇冠绝天下。
昔定荆州,拒曹魏,屡建奇功,受先帝托孤之重,辅朕理政,恪尽职守,勋劳卓著,朝野共钦。
今闻卿久染微恙,屡请辞大司马之职及托孤辅政之任,欲归家养疴。
朕念卿年高体劳,再三恳请,虽心有不舍,亦不忍强留,特准所请,解去二职,许卿安心调治。
为报卿半生尽忠之功,特赐黄金百两、锦缎千匹、良田五十顷,另遣宫廷御医二人,随侍左右调理身体。
望卿好生休养,待康健之日,朕仍愿时常听闻卿之教诲。
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
钦此!
这道圣旨如惊涛骇浪一般,在蜀地影响巨大!
尤其是整个蜀汉政坛,也随着这道圣旨,彻底改变!
刘备钦定四辅政大臣,随着关羽和张飞黯然退出,转变由诸葛亮和糜武共同辅政。
三日之后,刘禅再升朝议政!
文武百官鱼贯而入,于金殿列于两旁!
随着刘禅落座宝位,文武百官齐拜山呼!
礼闭!
刘禅微微摆手,太监黄皓手托圣旨上前几步,随着当着群臣朗声读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昔先帝创业未半,中道崩殂,赖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,辅朕安邦定国。为彰卿辅政之勋,慰朕倚重之诚,特颁此诏:封卿为武侯,赐金印紫绶,食邑千户;另特许开府治国,自择僚属,总揽朝政,凡军国大事、吏治民生,皆可由卿府裁夺后奏报,朕悉听卿议。望卿以武侯之尊,承开府之权,尽心辅弼,上安先帝之灵,下抚四海之民,共图兴复汉室大业。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钦此!”
诸葛亮当即下拜,跪谢天恩:“臣必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这道旨意算是真正确定蜀汉以诸葛亮为绝对核心,总览一切军政大事!
按照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