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郑毅,你这份报告,和王孝春的指控,只能说明一件事——我们面对的对手,比想象中更狡猾,能量更大!他们能在需要的时候,把一个人洗得干干净净;也能在需要的时候,把一个人彻底抹黑!”
他把报告轻轻放在桌上,目光扫过三位得力干将:
“现在给他扣上‘黑社会’的帽子,是为了彻底堵住调查者的嘴,也堵住所有想为他翻案的人的路!把水搅浑到刑事犯罪、扫黑除恶的高度,我们纪委查职务犯罪的切入点和空间,就会被极大压缩,甚至被踢出局!好手段!”
果然,就在此刻,纪委书记徐怀瑾打来电话要求肖北现在去找他一趟。
“我马上去。”
肖北对着话筒沉声应道,声音里听不出波澜。他放下电话,目光扫过室内神情凝重的陈墨、小王和郑毅。
肖北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襟,深吸一口气,大步走出办公室,径直走向走廊尽头那间象征着市纪委最高权威的办公室。
“咚咚。”
敲门声沉稳有力。
“进。”
徐怀瑾书记的声音传来。
推开门,肖北走了进去。
徐怀瑾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,背对着门口,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。听到肖北进来,他才缓缓转过高背椅。
这位在市纪委深耕多年的老书记,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凝重,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“书记。”
肖北站定。
“坐,肖北。”
徐怀瑾指了指对面的椅子,声音低沉,开门见山,
“万林那个案子,你不用再查了。”
尽管已有心理准备,但这话从徐怀瑾口中直接说出,肖北的心脏还是猛地一沉。他没有立刻坐下,也没有询问,只是沉默地站着,目光平静地迎向徐怀瑾,等待下文。他知道,徐怀瑾亲自通知,绝不会只有这一句话。
徐怀瑾看着肖北的反应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。他了解这位得力干将的秉性,也深知此案的棘手。
“刚刚接到市里主要领导的明确指示。”
徐怀瑾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,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
“锦河县万林案件,经过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和今天庭审暴露的情况,已经明确指向其涉嫌组织、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,以及王孝春同志的实名举报,就是明证!”
他强调着“王孝春同志”和“实名举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