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李秀英和李秀红的往事(第1页)

两天以后,八月三十一号,星期六。

来了鹏城一个多月,杨帆终于要返回洪城了。

这天早上七点钟,杨帆、李秀红还有王梦萍,吃了一顿李秀英做的早饭以后,准备出发。

叶心涛和杨远特意过来送他们。

李秀英嘱咐道:“小帆,慢点开,不要急。要是累了,就在服务区里休息一会儿。”

杨帆回道:“妈,你放心吧,我开过好几次长途了,心里有数的。”

李秀英把他腰间有些皱的衬衫扯平,接着说道:“到了洪城,记得给我打个电话。”

杨帆“嗯”了一声。

母子俩聊了几句,杨帆跟杨远、叶心涛打了个招呼,接着上车,一脚油门开了出去。

李秀英看着车子消失的方向,发了好一会儿呆。

儿行千里母担忧,杨帆没平安到达之前,她的一颗心都是悬着的。

……

鹏城到洪城,总距离八百多公里。

现在的高速路,没有后世那么发达,路况也没那么好。

哪怕是人歇车不歇,开一趟下来,也需要十二个小时。

杨帆正值十九岁,精力旺盛,一次开上十来个小时的车,倒是没什么问题。

最多也就是中间去几趟服务区,吃个东西、上个洗手间。

不过开长途这种事,特别单调,容易犯困。

好在这次车上还有两个人陪着说说话。

尤其是李秀红,坐在杨帆的后面,嘴里叨叨个不停……把她和李秀英小时候的事,一件一件拿出来说。

她说这些往事的时候,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情。像是缅怀,又像是感慨。

李秀红开口说道:“你外公死得早,那些年,是你外婆一个人拉扯我们姐弟仨。”

“那时候咱们家可穷了,家里除了一张八仙桌和四条长板凳,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。”

“就连我们睡的床,都是用外面捡来的土砖垒起来、上面盖张破草席凑合出来的。”

“吃饭也是今天一顿稠一点,明天一顿稀一点。碰到年景不好,连红薯粥都喝不饱。家里一年到头都见不上几次油腥,你小舅因为营养不良,长到五岁,还走不稳路。”

“我记得有一回,你外婆把家里养了一年的猪卖了。我到现在都记得,卖了四十二块七毛八分钱。那时候,这可是一笔大钱。”

“你外婆把家里欠的账还了,给你小舅买了一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