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火烧粮仓(第1页)

原以为今日早朝上,皇帝庆云北首先会讨论边关走私案。

但是,并不是贾琮所想的那般。

拜见皇帝之后,右相秦思源当即第一个发言。

而右相秦思源的发言,将会是比边关走私案还要轰动,影响还要大的事情。

就见右相秦思源,缓缓开口道:

“启禀陛下,老臣昨日得到江南省知府沈琮卓紧急传过来的文书。

据沈琮卓文书所言,半个月前,存储粮食的太仓粮仓遭遇大火。

这场大火,烧毁了太仓粮仓数十座粮仓,损失了一小半的粮食,从江南省即将发往京城的税粮……”

当右相秦思源话语一落,整个太和殿一下子静的连根针掉落都能听见。

后方的贾琮,也是万万没想到,右相秦思源居然说出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当贾琮听到这件事的第一时间,就知道,此事远比边关走私要大多了。

贾琮真的佩服右相秦思源,这么大的事情,这位右相大人之前还有心思和贾琮扯闲篇。

难不成,越是成大事者,越能保持冷静。

江南这块地方,可以说是人杰地灵的一块地方。

得上天眷顾,江南四季如春,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。

雨水丰足,土地肥沃,风调雨顺,产出来的粮食自然也是最多的。

江南之地,是大虞朝的粮仓,京城百姓吃的粮食,一半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。

除了粮食之外,江南之地的商业也很发达,盐铁、茶叶、丝绸、瓷器也都是江南产的。

除了商业,江南之地的文化,更是儒家文化之中心。

可以说,江南之地是大虞朝的粮食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点,也是大虞朝的命脉,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地方。

可是,江南这块地方,偏偏又喜欢作妖!

大概就是人一旦有钱了后,就喜欢折腾。

再加上,大虞朝如今独特的政治格局。

因为太上皇迟迟不死,一直牢牢把控着江南之地,让如今的皇帝庆云北都插不进去。

好不容易安排了一个林如海过去,但是,却死在了江南之地。

听到粮仓失火的第一时间,贾琮便阴谋论了。

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。

粮仓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失火,每次失火几乎都是人为的。

带着阴谋论的贾琮,抬头看向龙椅上皇帝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