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任命陈锋同志担任第一生产线的副班长(第1页)

小餐厅内,送走了意犹未尽、对陈锋赞不绝口的大领导,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。

杨厂长激动地搓着手,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。

“陈锋同志!好样的!太给咱们轧钢厂长脸了!”

李副主任也是满面红光,用力拍了拍陈锋的肩膀。

“何止是长脸!简直是捡到宝了!技术过硬,厨艺精湛,还会俄语!这样的人才,打着灯笼都难找!”

陈锋保持着谦逊的微笑,心里却是一片平静。

大领导的欣赏和承诺,都在意料之中。有了这层关系,他在轧钢厂的路,无疑会顺畅许多。

杨厂长看向李副主任:“老李,陈锋同志的工作安排,我看要重新议一议了。”

李副主任立刻点头:“是得重新议议!这样的人才,光窝在锻工车间当个技术能手,太浪费了!”

三人随即回到了厂部的小会议室。杨厂长亲自给陈锋倒了杯水,这待遇让旁边看着的秘书都暗暗咋舌。

会议室内,除了杨厂长和李副主任,还有主管人事的科长,以及技术科的负责人。

杨厂长清了清嗓子,将中午发生的事情,以及大领导对陈锋的高度评价,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,尤其强调了陈锋主动选择留在轧钢厂的决定。

“……情况就是这样。”杨厂长环视众人,“陈锋同志年轻有为,技术突出,更难得的是有觉悟,愿意扎根一线。对于这样的人才,我们必须要重视,要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。大家说说,怎么安排比较合适?”

技术科的负责人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他第一个发言:

“厂长,我认为陈锋同志的技术能力毋庸置疑,尤其是钳工达到了七级,这在咱们厂都是顶尖的。不如直接调到我们技术科,作为工程师培养。给他配个老师傅带一带,不出几年,绝对是咱们厂的技术骨干!”

这个提议很诱人,工程师身份,坐办公室,搞研究,是许多工人梦寐以求的出路。

李副主任却微微摇头:

“老张,你的想法是好。但陈锋同志自己也说了,想扎根一线。而且,他今天刚考了三个工种的高级证书,正是实践经验和理论结合,快速提升的时候。直接进技术科,脱离生产一线,会不会有点可惜?”

他看向杨厂长:“我的意见是,可以考虑让他先从车间的管理岗位做起。比如,生产线的班长或者副班长。这样既能发挥他的技术优势,指导生产,也能锻炼他的管理能力。年轻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