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农场的夜,静得出奇,只有远处山林里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虫鸣。
工人们是真的累坏了。白日里开山辟路,搭建屋棚,几乎把骨头缝里的力气都榨干了。此刻,在刚刚搭好的简陋工棚里,此起彼伏的鼾声汇成了一首朴素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交响曲。
王小虎却没有睡。
他盘腿坐在自己那个小小的帐篷里,一盏昏黄的油灯,将他小小的身影投在帐篷布上,拉得老长,显得异常沉静。
他的心神,早已沉浸在了灵草空间那片只属于他的广袤世界里。
白天热火朝天,却也效率低下的建设场面,像一根刺,扎在了他的心里。
一个现代化的农场,绝不是靠人多、靠喊口号就能建成的。科学的规划和充足的劳动力只是基础,想要真正地把生产力这头猛兽从沉睡中唤醒,还必须有一样东西——机械。
王小虎的脑海里,一遍遍回放着白天的情景。
那些黝黑壮实的汉子们,推着那种最老式、最笨重的木制独轮车,在坑洼不平的坡地上艰难前行。车身本身就沉得要命,木头轮轴干涩地摩擦着,发出“吱吱呀呀”让人牙酸的呻吟。车上装不了多少土石,可每前进一步,推车人的腰都得往下弯几分,额头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暴起,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。
王大力那样的壮汉,推一趟下来,都得扶着膝盖歇半天。
王小虎看着心里不是滋味。这些人,现在是他手底下的兵,是他这个九岁“场长”要带着过上好日子的人。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力气都耗费在这种无谓的内耗上。
必须得改!
他想起了那本从废弃豪宅书房暗格里找到的、如同天赐的宝贝——《德国基础工业机械图解》。
心念一动,那本厚重、带着一丝霉味儿的旧书图册,便无比清晰地出现在他的意念之中。他不需要像常人那样一页页翻动,凭借着“悟性逆天”那近乎于道的能力,书上那些原本复杂、精密的齿轮、杠杆、传动轴的图纸,在他脑海里瞬间被分解、扫描、打碎、然后以一种全新的、他能理解的方式进行重组。
每一个零件的尺寸,每一个角度的物理原理,每一个组合的功能……所有的一切,都变得如同掌上观纹一般清晰明了。
“柴油发动机……履带式拖拉机……联合播种机……”
这些代表着工业文明巅峰的名词,让王小虎的心脏都忍不住加速跳动。他知道,这些才是真正能开天辟地、改变时代的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