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刮完这些后,她去父亲房间继续寻宝。
父亲和后母住在一楼的东侧套间。
顾清如记得父亲卧室对外有一个小花园,房间窗户望出去是一片绿色。
推开厚重的橡木门,房间里还残留着父亲常用的龙井茶香,只是被后母用的刺鼻香水味掩盖了不少。
她环视四周,目光最终落在那个看似普通的五斗橱上。
这是母亲当年的陪嫁,表面斑驳的漆痕下,隐约可见精美的螺钿镶嵌。
她蹲下身,手指沿着抽屉底部摸索,在第三个抽屉的背面触到一块微微凸起的铜片。
这是父亲当年特意改造的——只有将抽屉完全拉出,再以特定角度推回,才能触发机关。
"咔嗒"一声轻响,五斗橱整体向右移动了半尺,露出后面墙壁上的暗门。
暗门上的锁孔形状奇特,是一枚铜钱的样式。
顾清如从空间取出一枚特制的发簪,簪头正是仿制光绪通宝的铜钱。
这是父亲在她十八岁生日时交给她的。
铜钱插入锁孔,顺时针旋转三圈,暗门应声而开。
扑面而来的是陈年檀香混合着羊皮纸的气息。
顾清如进入密室之中。
密室不大,但摆放井然有序:
左侧墙边立着几个樟木箱,箱盖上用朱砂写着"甲子""乙丑"等天干地支,
正中是一张红木案几,上面整齐码放着牛皮纸包裹的物件,
右侧的博古架上,陈列着几个青花瓷罐,
顾清如首先打开最近的樟木箱,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:大黄鱼(十两金条)五十条,每根都用红绸包裹,
上面还有用防潮油纸密封的文件,顾清如知道这里面是家里的地契和房契。
几本泛黄的账册,记录着父亲在海外银行的户头信息。
下面的箱子不再仔细看了,统统收了。
案几上的包裹揭开后,是母亲陪嫁的田黄冻石印章,一套完整的明代青花茶具,底部"大明宣德年制"的款识清晰可见。
用油布包裹的几卷古画,顾清如认出这是父亲最珍视的宋徽宗花鸟图临摹本。
她伸手一挥,这些珍宝全部收入空间。
从密室出来,顾清如不死心,要找找后母的私房钱。
她在屋内搜寻,从衣柜到床底,从梳妆台到书架,甚至连窗帘后面都没放过。
梳妆台上的珠宝首饰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