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,宋毅离开七连一周了。
七连也有了一些新变化。
连队响应团部号召,设立了广播站,要一男一女两名广播员。
众人推举时,有人提议,
“夏时靖高中毕业文化好,农活做得也好。”
“刘芳芳伶牙俐齿。”
其他人附和,于是两名广播员定了夏时靖和刘芳芳。
广播站设在连部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土坯房里,里面设备简陋。
一台老式扩音器,两个话筒,还有几张木椅。
第一天播报的时候快到了,有人来田埂边上喊,
“夏时靖、刘芳芳,马指导员喊你们去广播室。”
两人才敢丢下锄头,离开田里。
一路小跑从地里到了广播站时,马卫国已经在里面等着他们了。
"来了?"马卫国点点头,
"今天第一次广播,就按你们准备的稿子念。记住,声音要洪亮清晰,语速不要太快。"
夏时靖和刘芳芳齐声应道:"是,指导员!"
夕阳染红晒谷场之时 ,
连部的喇叭里传来夏时靖颤巍巍地的声音:
“七连全体同志们,下午好!这里是七连广播站,我是广播员夏时靖..
七连通讯社今日成立,接下来播报今日玉米亩产...呃...亩产四、四..."
“四百斤”三个字卡了壳,广播里传来纸张翻动哗啦声。
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后,突然爆出一句:
"四百斤!革命形势一片大好!"
周红梅正弯腰在田埂间除草,闻言“噗”地笑出声:
"连产量数字都能卡壳,最后那句'革命形势大好'倒是喊得震天响!"
"'亩产四——百斤!'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喊革命口号呢!"
周围几个女知青哄笑起来。
“当初选他,就是看他说话清楚,怎么一上广播舌头就跟打了结一样。”
“就是……广播员,可真不是谁都能当的。”
就在这时,在一旁的陶翠兰突然抬起头来,
“红梅,你这话可不对。夏同志是头回广播,紧张些怎么了。
你之前头一次摘棉花,还把三斤公棉'紧张'进自己兜里呢!”
田地里顿时安静了下来,
周红梅涨红了脸,“那,那能一样吗…我那是不小心才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