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南下济宁(第1页)

德州城外,各色旗帜飘扬,无数旗帜被风吹袭的咧咧作响。四万五千名战兵和五千名辅助士兵整齐地排列在临时校场上,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。他们身着鲜艳明亮的盔甲,手持兵器,士气高昂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锐利的气息。

这些天来,由于军中流传着关于皇太子的种种超凡的传言,士兵们都深感跟随皇太子有着光明的前途。而且,太子慷慨大方,提前发放军饷,并且平易近人,经常在营地中视察,关心士兵们的生活状况,这种待遇是以往任何总兵都无法做到的。

前方,一座高的木质高台已经耸立起来,今日,正是大明皇太子朱慈烺,正式就任天下兵马大元帅,号令天下兵马的日子,他将站在这座高台上,检阅军队,接受众将士们的拜礼,正式肩负起拯救大明、平定战乱的重任。

经过了漫长而繁琐的祭天、祭祖、祭旗和受印等仪式后,朱慈烺终于登上了高台。他身着银盔银甲,手中握着象征着权力的大元帅印。阳光照耀下,银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
朱慈烺站在高台上,俯瞰着下方整齐排列的军队,士兵们昂首挺胸,目光注视着高台上的少年,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之情,朱慈烺照例做了一番战争动员的演讲,给所有人又画了一张大饼,听的在场的众人热血沸腾。

当演讲结束时,朱慈烺抽出腰间的天子剑,高高举起,高呼道:“明军威武!”

士兵们也纷纷响应,齐声高呼:“将军威武!”

他们的呼喊声汇聚在一起,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,回荡在整个校场之上。

崇祯十七年五月二日,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在德州长乐门外就任天下兵马大元帅,号令五军。这一历史时刻被后人称为“长乐挂帅”,它成为了大明帝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从此,大明王朝迎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。

仪式完毕之后,朱慈烺再次召开了会议,决定留守德州的人选,德州作为前头堡,现在主要是为大军断后,以防万一,等大军到达徐州之后,这里会收到济南守将的节制,起到警戒南下清军的作用,没有死守的必要。

在众人激烈的讨论声中,奉国中尉朱帅炊毅然站出来,表示愿意留在德州。朱慈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。毕竟,德州本就是朱帅炊发家的地方,而且有宗室成员留守在最前线,既能为其他宗室树立榜样,又能稳定后方军心。

因此,朱帅炊被正式任命为德州知州,并全权负责德州的军事事务。由原本拥护他为盟主的御史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