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之龙和刘孔昭一同跟着韩赞周步入了堂中,赵之龙道:“本伯也觉得制台大人说的有理,应当尽快立出监国,主持大局!”
刘孔昭笑道:“还望诸位大人早做准备,我已经令水师战船前去浦口为殿下护驾,明日上午便可返回南京了。”
这时,一直闭目养神的魏国公,很快就理清了现在的形势,不正是让史可法吃瘪的时机吗?有三总兵还有南京守备太监的支持,眼下统领南京京营的提督赵之龙都站了队。
就在史可法刚想极力训斥之时,马士英掏出了史可法写给他关于福王不可立的书信,交给在场的诸位官员传阅,并道:“遵照祖制,自应是立福王,大司马不喜福藩,也不应写信中伤呀,迎立桂王入京,难道大司马包藏私心?”
信中正是史可法向马士英细数的福王七宗罪,总结起来就是:“贪、淫、酗酒、不孝、虐下、不读书、干预有司。”
结合朱由崧登基之后的表现,这里面竟有一大半是对的,史可法识人还是较为准确的,不过这个时期,朱由崧的秉性多数人都不知道。
主张迎立朱由崧的这群人,其实也都是为了那份从龙之功罢了,就算知道又如何,贤明不贤明的,又怎么和权倾朝野的机会相比呢?
众官员接过书信,纷纷传阅,东林党的官员也是脸色大变,有书信在此,加上马士英所说,如此一来,迎立桂王就变成了,史可法对福王恶意中伤,立桂王完全是私藏祸心了。
再加上,如今三总兵、南京勋贵和守备太监都表了态,在几方势力的压迫下,纵然出言反对,也无济于事了,于是纷纷默认,不再言语。
徐弘基见此情景,冷笑一声道:“既然如此,大司马还不赶紧准备迎接殿下入城事宜,不要让殿下以为,我南堂不知礼数。”
史可法此刻气的双目圆睁,脸色涨红,看到在坐的同僚都默不作声,也深知大势已去,无奈的叹了口气,坐在了椅子上。
堂内众人都知道,从明天入城开始,权威最重的史部堂就会逐渐跌落权力的核心了。
随后,接下来的商议,史可法再也没有说一句话,反而马士英滔滔不绝,对目前的形势高谈阔论。
比起政治手腕来,天真的史可法可以差马士英太多了。
最终在高宏图等人的推动下,南堂决定派遣张慎言前往山东,探明具体情况。
而明日,南堂众官员要一起前往长江北岸浦口,迎接福王朱由崧渡江入城。
礼部官员得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