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兵分两路(第1页)

顺着蜿蜒曲折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前行,通州的下一站便是天津卫。而后继续向南,经过沧州、临清、济宁州等地方,最终抵达杭州。朱慈烺计划在天津与吴三桂会合后,直接前往济宁。

从北京到南京,如果走水路,遇到顺风时每天可以行进四百里;即使遇到逆风,每天也能行一百里。因此,按照这样的速度,明天早上天不亮,船队就能到达天津了。

在碣石山前往京城之前,朱慈烺就已经派快马前往天津,给吴三桂送信,让他密切监视运河上的动静,并做好随时和自己会合的准备。

四月二十七日清晨,太阳还未升起,天空仍是一片灰暗,只有微弱的光线透过云层洒下。在这细微丝凉的晨风中,朱慈烺的旗舰缓缓驶向天津运河的码头。

朱慈烺站在船头,他身着银盔银甲,身姿挺拔,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的码头。他的面容英俊而坚毅,隐隐已经透露出了一种别样的气质。身后跟着李岩,曹化淳等人,他们也都披甲而立,神情严肃的看着前方。

这一路,朱慈烺唯恐清军沿河岸追击,清军箭术极准,为防止被乱箭射到,船上所有人都披了甲,女眷们也都躲在船舱之中,由重兵持盾守卫,好在清军没有追击,且顺风而行,一路上有惊无险的过来了。

与此同时,从海上撤回天津的吴三桂、王永吉、黎玉田、高第等人,以及天津巡抚冯元飓和锦衣卫佥事郑泰等,早已恭敬地站在码头上等候。他们身着铠甲或者官服,眼中闪烁着期待。

天津的众人在两个时辰之前,就从探骑的回报中得知了运河上有大批船队向南而来的消息,他们迅速做出反应,紧急通知了在天津驻守几日的众文官武将,并对这批船队进行试探。经过确认后,确定了这支船队正是由太子朱慈烺率领的舰队。于是,他们立刻赶到天津城外的码头,焦急地等待着太子的到来。

船舶停靠好之后,朱慈烺并没有着急下船,而是下令让吴三桂等人上船觐见。吴三桂上船后,一眼就看到了玉面朱唇、身着银甲的朱慈烺,在李岩、李牟、郭云龙、杨坤等武将的簇拥下,身上已经隐隐散发出一股王者之气。

吴三桂在心中暗暗感叹,太子殿下果然英武无比,自己当初的选择肯定没错,因此对大明也增添了几分信心。众人刚想向朱慈烺行礼,朱慈烺直接说道:“时间紧迫,诸位不必多礼。天津可以出海的船只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
天津的众人相互之间看了一眼后,其中官职最大的王永吉上前一步说道:“殿下,自从我们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