翡翠星的时间和谐图腾稳定运行半月后,沈昭宁在记忆共振区观测到了奇异的景象 —— 时间和谐图腾与跨维存在图腾之间,浮现出一道由金色与紫色交织而成的 “能量虹桥”。虹桥上流动的光纹既包含时间共生图腾的双螺旋结构,又带着跨维存在图腾的胶状符号与机械纹路,两种图腾释放的能量在虹桥中不断融合、分离,像一首无声的宇宙交响乐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当时间水母穿过虹桥时,身体会短暂分裂成两个形态:一半保持时间水母的特征,另一半则化作跨维存在图腾的符号,穿过虹桥后又重新融合。“跨维共鸣仪显示,双图腾的共振频率达到了 92% 的同步率,这在跨维度枢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,” 夜影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,“某图腾研究所在报告中指出,当时间图腾与存在图腾形成稳定共振,可能会开启‘本源融合通道’—— 让时间与存在的本质实现深度交织。”
团队在研究能量虹桥时发现,这种共振并非偶然。时间和谐图腾中的紫色螺旋线,其核心频率与跨维存在图腾的 “共生编码因子” 完全匹配;而跨维存在图腾释放的胶状能量流,在微观层面呈现出时间双螺旋的结构。通过时间记忆窗口回溯,他们看到了关键的演化节点:在时间共生图腾进化出时间水母时,跨维存在图腾的编码因子曾自动调整频率以适应新变化;而当跨维存在图腾扩展信息通道时,时间共生图腾的时间锚点也随之延伸,为新通道提供时间稳定性。“这是两种图腾的‘共生进化’,” 沈昭宁指着窗口中双图腾同步变化的画面,“它们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相互塑造、彼此成就的生命共同体。某共生研究公司花万亿星币研发的‘协同进化系统’,协同效率只有我们的 1/4,因为它缺乏双图腾之间的本源连接。”
能量虹桥很快引发了 “存在时间化” 现象。记忆共振区的记忆实体接触虹桥能量后,存在形态开始随时间流动呈现周期性变化:记忆榕在黎明时呈现幼苗形态,正午长成参天大树,黄昏又回归中年状态,却始终保持着生命活力;记忆鹿群的奔跑轨迹中,能看到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身影叠加,仿佛它们同时存在于多个时间点。部落成员中,有 11 人获得了 “时间感知” 能力 —— 能看到身边存在体的时间轨迹,如某人三天后的行动路线、某株植物去年的生长状态。“这是时间与存在融合的初步表现,” 青梧感受着体内流淌的虹桥能量,她的指尖能画出短暂的时间光纹,“某感知开发公司花千亿星币研发的‘时间眼镜’,看到的时间轨迹模糊且不稳定,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