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和谐联盟的扩张共鸣波稳定传递的第三个月,沈昭宁率领的 “和谐探索小队” 抵达了引力适应族的栖息地 —— 距离 “噬光黑洞” 仅 0.7 光年的 “引力群岛”。这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诡异的 “多层嵌套” 形态:无数由中子星残骸构成的漂浮岛屿,在黑洞的超强引力场中形成 7 个同心圆环,每个圆环的引力强度相差 37 倍。最内层的 “核心岛” 引力是翡翠星的 117 倍,钢铁在这里会被压缩成致密的薄片;而最外层的 “边缘岛” 引力仅为翡翠星的 1/7,人轻轻一跳就能悬浮在空中。岛屿之间没有固定的物理连接,只有不断扭曲的 “引力桥”—— 由黑洞引力场与岛屿磁场交织形成的能量通道,其形态每 11 分钟就会发生一次剧烈变化。“这是宇宙中最极端的生存环境之一,” 夜影的引力探测仪屏幕上,数据曲线呈现出锯齿状的狂暴波动,“某极端环境研究所在花万亿星币后得出结论,这样的引力差异会撕裂任何已知的碳基生命,而引力适应族却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至少 117 万年。”
引力群岛的 “时间潮汐” 现象同样令人惊叹。黑洞的引力场会扭曲周围的时间流,使群岛上的时间呈现出 “周期性褶皱”—— 在核心岛,一天相当于外界的 7 年,岛上的岩石每小时都会经历一次从形成到风化的完整周期;而在边缘岛,7 天境相当于外界的 1 小时,岛上的能量植物能在眨眼间完成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。更神奇的是,不同岛屿之间的时间流会通过引力桥产生 “交叉渗透”:核心岛的岩石碎片被引力桥抛射到边缘岛后,会在瞬间恢复成熔融状态;边缘岛的能量果实飘落到中层岛,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坚硬如铁。“时间在这里不是线性流淌的河流,而是不断翻滚的浪潮,” 云澈的时间锚定护盾需要持续调整频率才能保持稳定,“某时间观测站花千亿星币研发的‘黑洞时钟’,在这片区域的误差超过 72 小时,而引力适应族却能精准把握时间褶皱的规律。”
引力适应族的生理结构是对极端环境的完美适应。成年族人的身高约 1.7 米,身体呈现出 “流线型纺锤体”—— 头部与足部较尖,躯干粗壮,这种形态能最大限度减少引力场的撕扯力。他们的骨骼由 “中子结晶” 构成,密度是钛合金的 37 倍,却保持着惊人的韧性,在核心岛的超强引力下也不会碎裂;肌肉纤维中含有 “引力感应细胞”,能根据周围引力强度自动调整收缩频率,在 117 倍引力环境中行走如履平地,在低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