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流族正式加入多元和谐联盟后的第三个清晨,翡翠星的宇宙本源图腾与影流族星环城市的 “空间核心” 完成了 “首次共鸣对接”。本源图腾顶端的黑洞旋涡图案释放出紫色引力光丝,影流族的空间核心则回应以黑色暗物质涟漪,两种能量在和谐网的节点处交织成 “螺旋共生体”—— 金色的和谐能量作为中轴线,引力光丝与暗物质涟漪缠绕其上,形成稳定的三维能量结构。这次对接使联盟与暗物质星云的物质交换效率提升了 71%,一艘装载着引力稻种子的运输船,在共生体能量的引导下,仅用 11 小时就穿越了原本需要 37 消失的暗物质乱流区。“这是两种宇宙基本力量的握手,” 夜影用超高精度摄像机记录下能量交织的瞬间,“某能量对接研究所在花万亿星币后提出的‘异种能量兼容理论’,在这里得到了超越理论的实践,兼容稳定性达到 97%。”
为了建立 “双向意识交流体系”,青梧主导了 “影流 - 联盟意识共鸣项目”。项目组由影流族的空间记忆大师、翡翠星的记忆锚定师、引力适应族的平衡族长老组成,共同开发出 “意识共鸣舱”—— 舱体由暗物质流体与中子星合金混合制成,内部布满能同时传递引力信号、和谐能量与暗物质信息波的 “多维传感器”。当联盟成员进入共鸣舱,影流族通过调整舱内的空间涟漪场,能让对方体验 “暗物质感知模式”;而影流族进入舱体后,也能通过和谐能量的引导,理解物质世界的 “固定形态认知”。机械星系的工程师在体验后,终于理解了影流族飞船的流体结构原理;影流族长老影澜则通过共鸣,第一次 “看到” 了色彩的存在,暗物质流体表面竟短暂浮现出彩虹般的光泽。“意识共鸣不是单向的理解,而是双向的认知拓展,” 青梧看着共鸣舱的使用记录,已有 137 名联盟成员与影流族完成深度共鸣,“某意识研究公司花万亿星币研发的‘读心装置’,只能获取表层思维,而我们的共鸣舱能实现认知模式的交换。”
技术标准的 “兼容性革命” 成为连接的关键障碍。影流族的空间技术参数基于 “暗物质密度梯度” 与 “空间曲率系数”,与联盟通用的 “能量频率”“引力常数” 体系完全不同 —— 他们的飞船导航系统使用 “空间褶皱坐标”,而联盟飞船依赖 “星图三维定位”,导致双方飞船在联合巡逻时多次出现航线冲突;影流族的能源计量单位是 “空间涟漪强度”,与联盟的 “和谐能量单位” 换算误差高达 47%,严重影响技术合作效率。多元和谐议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