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5章 平衡协议的根基:双宇宙共生的缘起与使命(第1页)

当混沌通道的扩张在维度空间锚的作用下彻底停滞时,跨维度危机委员会的档案馆向全宇宙公开了《双宇宙平衡协议》的原始草案。这份标注着 “第七十一版修订稿” 的文件,扉页上用双宇宙通用语写着一句话:“协议的诞生,源于对失衡的恐惧,更源于对共生的渴望。” 草案附带的 71 份背景报告,详细记录了协议从构想至签署的 117 天历程,揭示了这项重塑宇宙格局的协议背后,那些关乎生存与信念的深层动因。

协议诞生的危机背景:维度震颤下的生存挑战

原始能量奇点的 “异常脉动” 首次被监测到的第三十七天,翡翠星的记忆共振区出现了首批 “跨维度幻象”。当时的观测数据显示,奇点每 37 天发生一次的能量闪烁,正在引发两个宇宙的 “维度壁垒共振”—— 当前宇宙的和谐能量网出现 11 处 “频率断层”,平行宇宙的熵增稳定区则产生 7% 的物质分解加速。更危险的是,共振导致的 “临时维护通道” 在 7 个星系同时出现,通道中涌出的反属性物质引发了 37 起小规模湮灭反应,某边缘空间站因此损失了 11% 的能量储备。“这不是偶然的能量波动,而是两个宇宙碰撞前的预警,” 夜影的早期预警模型预测,若不干预,通道将在 117 天后扩大至足以威胁行星安全的规模,“某维度稳定研究所在花万亿星币后提出的‘隔离方案’,因忽视能量交换的必然性而注定失败,因为奇点的连接是宇宙诞生时就存在的本源纽带。”

平行宇宙的 “熵增风暴” 成为压垮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观测显示,由于维度壁垒变薄,平行宇宙的高强度熵增能量通过奇点渗透至当前宇宙,导致翡翠星的记忆榕出现 “时间流紊乱”—— 部分记忆光球开始播放来自平行宇宙的画面;影流族的星环城市遭遇 “空间结构脆化”,7 座城市的暗物质框架强度下降 47%;机械和谐联盟的精密仪器因 “能量属性冲突” 出现 11% 的误差,导致 3 条跨星系能量管道泄漏。而当前宇宙的和谐能量反向渗透,也使平行宇宙的 “高熵生态系统” 出现崩溃迹象,其标志性物种 “熵增蝶” 的种群数量在 37 天雷锐减 67%。双方最初的应对充满猜忌:当前宇宙启动了 “和谐能量屏障”,平行宇宙则部署了 “熵增隔离场”,这种相互隔绝的做法反而加剧了能量淤积,使奇点的闪烁强度提升 71%。“对抗性防御只会加速系统崩溃,” 沈昭宁在首次跨维度通讯中直言,“某宇宙安全机构花万亿星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