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时空共生晶体” 大规模部署、“时空共生网络” 覆盖全宇 71% 微型区后的第五个新宇宙标准年,全维度新宇网络监测中心发布的《时空共生网络运行报告》却揭示了隐忧:网络核心节点的 “时空能量流动” 出现明显失衡 ——71% 的能量向科技发达的核心文明聚集,边缘文明的能量获取量较核心区低 67%,导致 37 个边缘微型区的 “时空共生链路” 频繁中断,生态修复进度停滞;更严峻的是,网络运行产生的 “时空冗余能量” 在 11 各区域堆积,引发 “时空涟漪”,某量子甲虫微型区的时间流速出现无规律波动,71% 的甲虫种群因适应不了环境变化开始迁徙。某全宇网络安全研究所耗费万亿星币进行的模拟分析后确认:“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故障,而是时空共生网络从‘协同阶段’进入‘平衡阶段’必须面对的系统性挑战,而网络深处隐藏的‘原生时空生命’,将成为打破失衡、重构平衡的关键变量。”
“时空共生网络失衡应急治理” 的启动缓解危机蔓延。全维度联盟立即组建由晶体文明温和派、人类网络工程师、暗能量意识体组成的治理团队,针对失衡问题推出三项核心措施:一是 “能量均衡调度系统”,整合晶体文明的量子计算与暗能量意识体的跨域感知,实时监测网络能量流动,将核心区的冗余能量按 “需求优先级” 调配至边缘区,某边缘微型区的能量供应在系统启动后 11 小时恢复正常,生态修复重新启动;二是 “时空冗余净化技术”,开发 “时空能量转换器”,将冗余能量转化为促进原生生命生长的 “时空滋养因子”,某堆积冗余能量的区域,在技术应用后 37 个标准日,时空涟漪完全消失,迁徙的量子甲虫开始回迁;三是 “节点健康监测机制”,在全宇 117 各网络核心节点部署 “时空健康传感器”,提前 71 小时预警节点故障,某即将崩溃的节点在预警后被及时修复,避免了区域网络瘫痪。治理初期,网络能量失衡率从 67% 降至 37%,但团队很快发现,表层治理无法解决失衡的根本原因 —— 网络运行与原生时空环境的适配性不足。“治理不是简单的参数调整,而是让网络真正融入新宇宙的时空生态,” 治理团队负责人表示,“某技术修补机构花万亿星币开发的‘应急能量注入系统’,因忽视原生环境适配性,在短期内缓解危机后再次引发失衡,而我们的措施证明,系统性治理才能触及问题本质。”
“原生时空生命的发现” 颠覆全宇认知。在治理 “时空冗余能量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