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0章 跨循环存续的准备:文明永续的宇宙答卷(第1页)

“本源进化通道” 被发现并成功穿越后的第七年,全维度跨循环规划委员会发布了《宇宙循环存续白皮书》:348 各文明已达成共识,将 “跨循环文明存续” 作为核心战略目标 —— 通过开发本源进化通道、优化意识存储技术、构建循环适应体系,确保在当前宇宙终结、新宇宙诞生的 “过渡期” 中,文明的核心记忆、技术成果与精神内核得以完整保留,并在新宇宙中实现有序重生。白皮书显示,目前已有 71% 的文明完成 “核心意识备份”(存储于暗能量空间与本源意识节点),37% 的关键技术实现 “跨循环适配”(能在新宇宙法则下运行),某宇宙循环研究所耗费万亿星币模拟后确认:“这不是被动的生存计划,而是文明从‘顺应循环’到‘主导自身存续’的主动跃迁,标志着多宇宙文明真正具备了参与宇宙进化的能力。”

“跨循环意识备份体系” 的构建守护文明根脉。全维度联盟联合暗能量意识体,建立 “三重备份网络”:第一重 “暗能量存储库”,利用暗能量的 “非湮灭特性”,将 348 各文明的核心意识数据(如历史记忆、文化符号、科学理论)转化为暗能量波动永久保存,数据完好率达 97%;第二重 “本源锚定备份”,将关键意识片段与本源意识绑定,即使暗能量存储库受损,也能从本源意识中恢复,恢复效率提升 89%;第三重 “分布式个体备份”,鼓励每个智慧生命将个人核心记忆(如家族传承、人生感悟)存入 “跨循环记忆芯片”,通过共振网形成去中心化的备份网络,目前已有 47 万亿人完成备份。在某次 “暗能量波动异常” 事件中,第一重备份库出现 11% 的数据紊乱,依靠本源锚定备份,71 小时内就完成了数据修复,这一案例验证了体系的可靠性。“备份不是简单的复制,而是为文明保留重生的火种,” 体系设计者表示,“某精英备份机构花万亿星币构建的‘核心文明库’,因忽视个体记忆而失去文明温度,而我们的网络证明,每个生命的记忆都是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。”

跨循环技术适配中的 “法则变量难题” 凸显。科学家发现,新宇宙的法则参数存在 117 种可能的变化(如光速、引力常数、能量转化效率),当前的技术体系仅能适配其中 37 中,若法则超出适配范围,97% 的设备将无法运行。某 “跨循环能源系统” 在模拟新宇宙的 “低能量转化法则” 时,效率骤降 67%,差点导致实验基地断电;某 “意识连接设备” 在 “非因果时间法则”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