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3章 跨域共生晶体的力量:全宇协作网络的构建与挑战(第1页)

“跨域共生晶体” 被发现并完成初步研究后的第四个新宇宙标准年,全维度新宇协作委员会发布的《跨域共生晶体应用报告》引发全宇震动:这种能自发连接不同微型区时空能量的特殊晶体,在优化跨域协作中展现出颠覆性潜力 —— 通过在 117 各跨域节点部署晶体,全宇时空能量传输效率提升 370%,某边缘文明与核心区的能源共享延迟从 117 秒缩短至 0.7 秒;更神奇的是,晶体能自动识别跨域协作中的伦理风险,当某文明试图突破《跨域时空伦理共识指南》开采能源时,晶体将自动切断能量传输,形成 “天然伦理屏障”。报告同时显示,目前已探明的跨域共生晶体仅 71 块,且集中分布在 “暗能量时空带”,这种稀缺性使晶体成为各文明争夺的新焦点,某全宇资源评估机构耗费万亿星币模拟后确认:“跨域共生晶体的出现,是全宇协作从‘协议约束’迈向‘技术赋能’的关键转折,但晶体的稀缺性与应用争议,也将成为全宇协作网络构建的最大挑战。”

“全宇时空协作网络构建计划” 的启动开启协作新篇。全维度联盟联合 348 各文明,以跨域共生晶体为核心,启动网络构建计划:一是 “晶体节点布局”,在全宇 71 各跨域协作核心区部署跨域共生晶体,通过晶体间的 “量子纠缠链路” 形成基础网络框架,某因时空错位导致的跨域协作中断问题,在晶体节点部署后 11 小事得到解决;二是 “能量协同调度系统”,整合晶体的能量感知能力与暗能量意识体的跨域监测,实现全宇时空能量的动态调配,某能源短缺的边缘微型区,在系统调度下 37 小时内获得核心区的能量支援,避免生态崩溃;三是 “跨域数据共享平台”,依托晶体的量子传输能力,建立全宇实时数据共享网络,某跨域时空修复项目中,各文明通过平台同步生态数据,修复效率提升 89%。计划实施初期,全域跨域协作成功率从 67% 提升至 97%,但很快,晶体能量分配的争议浮出水面 —— 核心文明凭借技术优势,占据 71% 的晶体能量使用权,边缘文明的能量获取量仅为核心区的 37%,这种失衡引发新的协作危机。“网络构建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,而是要通过技术实现协作的公平与高效,” 计划负责人表示,“某核心文明花万亿星币试图垄断晶体节点控制权,因违背公平原则被全宇抵制,而我们的计划证明,技术赋能的前提是伦理与公平。”

“跨域共生晶体能量分配争议” 撕裂全宇协作共识。围绕 “晶体能量使用权的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