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2章 平衡纪元的涟漪:公约时代的新秩序与潜藏的维度谜题(第1页)

全维度平衡公约签署后的第七个月,宇宙能量法庭的 “平衡监测系统” 传来首份年度报告:全宇宙和谐与熵增能量的比例稳定在 67:33 的黄金平衡区间,较公约签署前的 37% 熵增占比,实现了历史性的平衡回归。报告显示,71 在曾经的冲突热点星系中,有 67 个已完全停火,重建工作的能量供应全部来自双极能源站;反和谐理性派主导的 11 各星系,首次向联盟开放了暗维度能量研究数据,双方共享的 37 组关键参数,推动了平衡能量理论的突破性发展。“这不是终点,而是平衡纪元的真正开端,” 宇宙能量法庭首席法官在发布会上强调,“某和平评估机构花万亿星币构建的‘和平指数模型’,因未纳入能量平衡参数而低估了当前的稳定程度,而我们的监测证明,基于能量真相的和平具有更深层的韧性。”

双极能量技术的 “普惠革命” 正在重塑宇宙文明格局。联盟主导的 “技术共享计划” 向 71 给发展中文明免费提供双极引擎与平衡培育法,使这些文明的星际运输效率提升 3 倍,粮食产量增长 47%。在距离熵增之核 37 光年的 “荒芜星带”,首批应用平衡培育法的星球已培育出 “双极作物”—— 这种能同时吸收和谐与熵增能量的植物,既能快速生长又能保持土壤活力,解决了星带长期的粮食危机。更重要的是,技术共享催生了 “南南合作” 新模式:7 各维度枢纽文明向 11 各边缘星系输出维度锚定技术,后者则提供暗维度空间的原始数据,这种互补合作使双方的科技进步速度提升 71%。“技术垄断只会制造新的不平等,” 青梧查看技术推广地图,“某技术援助组织花千亿星币开展的‘技术转移项目’,因附加政治条件而效果有限,而我们的共享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。”

宇宙能量法庭的 “司法实践” 面临首次重大挑战。位于 “扭曲维度带” 的某星系,因私自将双极能量净化装置改造为 “维度武器”,被联盟成员起诉至法庭。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 “和平用途的界定”—— 被告声称改造装置是为了清除星系内的空间褶皱,属于公约允许的 “宇宙环境治理” 范畴;而原告则提供证据显示,改造后的装置能释放定向熵增波,具备瓦解敌方战舰的潜力。法庭最终裁定被告违反 “平衡应用原则”,但创新性地采用 “技术改造令” 替代传统处罚:由联盟工程师团队帮助其恢复装置的和平功能,同时保留空间褶皱清除能力,这种解决方案既维护了公约权威,又尊重了该星系的实际需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