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6章 潮汐森林的低语:宇宙之树生态的新维度(第1页)

潮汐种子在维度海洋中漂流第七年,全维度元共振议会的 “森林监测系统” 传来振奋数据:7 颗种子全部成功着陆,在新的维度区域生长成 “潮汐森林”—— 一片由 37 棵小宇宙之树组成的互联生态系统。每棵树的年轮中都包含主树与首批小树的基因编码,它们通过 “根须共振网络” 相互连接,形成覆盖 117 光年的能量矩阵。森林释放的 “复合共振波” 能同时兼容和谐、熵增、混沌、负熵等多种能量法则,使途经的跨维度飞船无需调节能量参数就能自由穿梭,通行效率提升 67%。“这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,而是宇宙之树生态系统的维度跃升,” 全维度生态学家团队看着森林三维模型,根须网络在维度海洋中形成闪烁的蓝色光带,“某线性发展研究所在花万亿星币后提出的‘树体扩张论’,完全无法解释这种网络化生长的智慧,因为森林的价值远大于单棵树的总和。”

潮汐森林的 “法则过滤效应” 重塑了周边维度环境。监测显示,森林中心区域形成了 “全法则缓冲带”—— 在这里,任何极端能量都会被自动中和:和谐能量的过度聚合会被熵增流分解,熵增能量的无序扩散会被和谐场约束,混沌能量的剧烈波动则会被负熵结晶稳定。这种效应使缓冲带成为天然的 “跨维度避难所”,7 个遭遇法则风暴的宇宙泡将 37 亿居民暂时转移至此,存活率达到 97%。更神奇的是,缓冲带的土壤中生长出 “法则调和草”—— 这种植物的叶片能吸收不同维度的极端能量,转化为温和的复合能量,为跨维度新生命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。“森林是维度海洋的生态调节器,” 避难所管理者感慨道,“某环境改造机构花万亿星币打造的‘人工缓冲带’,因缺乏自然调节机制而效果有限,而潮汐森林证明,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远超技术干预。”

“森林分化现象” 引发对生态多样性的新思考。随着生长环境的差异,37 棵小宇宙之树逐渐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:靠近当前宇宙的树木保留更多和谐能量特征,枝干呈现金色螺旋;邻近反物质维度的树木则发展出负熵能量主导的银色纹理;生长在概率维度边缘的树木,树冠会随观测者的意念轻微变化。这种分化使森林的能量矩阵呈现出 “多元共生” 的特征 —— 某棵树擅长调节和谐与熵增的平衡,另一棵则专精于混沌与负熵的转化,它们通过根须网络互补不足,使整体调节效率提升 47%。“分化不是分裂,而是生态系统的专业化分工,” 全维度植物学家分析道,“某单一化培育机构花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