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宁回到书房后,忽然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。
自己如今之所以累成狗了,根源在于五军都督府严重缺人。
眼下,定远侯邓文明、忠贞侯秦良玉在北方清查卫所军田并编练新军。
赵率教领军攻打缅甸。
满桂与何可纲在河套地区。
就剩个曹文诏还得坐镇京营。
整个五军都督府,仅剩下他与张维贤、陈策、沈有容三位老同志,外加都督佥事张之极。
杨嗣昌虽也是都督佥事,但主要负责军队纠察与军法管理,平日里大多时间都在军营,如此算来,真正能做事的,不过寥寥几人。
看来,必须给五军都督府增添人手了。
江宁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若琏。
如今,李若琏已是锦衣卫的三把手,上边有自己和田尔耕压着,在锦衣卫中想要再进一步就十分困难。
毕竟李若琏如今已是锦衣卫指挥同知,还加了怀远将军衔,处于正三品的大圆满状态。
要是将老李调到五军都督府,既能帮自己分担事务,老李又能进步,也不枉老李一直追随自己出生入死。
于是,第二天,江宁简单询问李若琏的意见后,径直进宫面见朱由校,恳请将李若琏调至五军都督府担任都督佥事。
朱由校十分爽快,当场批准。
接着,朱由校与江宁一番商议后,决定将宣武伯卫时春、惠安伯张庆臻调入五军都督府担任都督同知。
江宁对此也欣然接受。虽说在历史上,这几位勋贵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在国破家亡之际,他们能选择殉国,可见还是有气节风骨的。
至于能力方面,可以慢慢培养。
朱由校提及其他勋贵时,江宁直摇头,那些人如今一个个在家混吃等死,彻底躺平摆烂了。
随后,江宁准备起身告辞。
朱由校赶忙笑着挽留:“江兄,急什么?
天色还早,要不陪朕喝两杯?”
江宁翻了个白眼,没好气地说:“陛下,喝酒可以,但今儿个说什么我也不亲自动手做菜。”
朱由校嘿嘿一笑:“江兄,难得咱俩今日有空,你就不亲自下厨露一手?”
江宁忍不住抱怨:“陛下呀,您还有没有点人性了?
臣这段时间忙成什么样您又不是没看见。
白天在五军都督府处理公务就忙得晕头转向,晚上还得查阅锦衣卫送来的各地情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