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嘉会闻言,顿时站起身来,行了一礼,说道:“顾尚书,如今朝廷推行各项政策,开办银行、驿站通商、改革商税、大力发展海贸,这些举措效果都很不错,国库也逐渐充实起来。
又何必做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呢?”
顾秉谦冷笑连连,说道:“冯大人,您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,人口众多,官员也多,事情更多,那一样不用花银子?
如今辽东建奴作乱,西南还在对缅甸用兵,河套刚刚收复,接下来还得修建城池、派兵驻守,哪一样不需要银子支撑?
朝廷如今国库虽说有点银子,但大明若想要中兴,那需要的可是海量银子,光靠目前这点银子根本不够。
不然你们以为朝廷为何要冒着双线作战的风险,同时出兵收复河套、在西南对缅甸用兵?
说到底,还不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。
你们二位为官时间也不短了,大道理本官就不多说了。
不过本官侥幸比你们二位多为官几年,在此要提醒你们一句,在官场要懂得和光同尘。
如今朝堂上下一心,都在为大明中兴竭尽全力,可不是万历年间相互党争的时候了。
希望你们二位能认清形势,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,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要做。”
左光斗脸色涨得通红,说道:“我等都是读书人出身,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。
郭老大人做的事情,瞒得了一时,瞒不了一世。
一旦被抖出来,到时候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朝廷?”
顾秉谦看着左光斗的倔脾气又上来了,猛地将茶盏往桌子上一放,冷哼一声,说道:“左大人,别整天之乎者也的。
圣人的书是用来看的,拿来办事却百无一用。
本官今日跟你们说这些,也算是交浅言深了。
尽管本官知道这些话,你们可能很难听懂,就算听懂了,也未必认同,但本官还是要说。
孔夫子曰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’,意思是做事之时,不问可不可能,只问应不应该。
这么浅显的道理,你们二位想必能明白。
郭老大人自然也明白,可他还是做了,为此不惜搭上自己的一世清名和身后之名。
可你们二位又做了些什么呢?
郭老大人做的事,陛下难道不知道吗?
江侯爷难道不知道吗?
但为何没有阻止?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