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5章 还真捞着了(第1页)

为了给新政府添堵搞破坏,大队长批复的经费哗啦啦的流向了各大城市。

不要钱的官帽子赶上批发市场大甩卖了。

那贬值速度,和金圆券一脉相承。

随便抓几个特务,从最开始的尉阶,已经逐步提升到校级了,保不齐哪天套住一窝子,里面蹦出来几个将军。

听二哥说起过,留在关外剿匪的同志们,在白山黑水之间已经抓到了不少的挂将衔儿的。

有句话怎么说来着,将军满地走,校官多如狗,形容的很恰当。

随便儿一个绺子都一抓一大把。

看这样儿,水平一般般,置办产业倒是很有料,起码这两套院子都是他们的落脚点儿,没准儿附近还有别的安全屋。

刘德信等了一会儿,观察四周的有没有暗哨,确认安全后,来到目标最终进的院子墙边儿。

院子里以及这附近都没有狗,对行动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
以前干小日子的时候,最烦的就是带着军犬的小队,稍微靠近点儿就会狂吠,必须得先解决它们才能进行下一步。

不过潜伏特务不养狗子也正常,他们平时也需要隐匿心中出门接头儿、办事儿的,养了狗对他们的行动也有负面影响。

而且这两年内,四九城的老百姓养活自己都难,更别说养狗了。

他们要是在据点养狗用来警戒,要是潜伏职业挣得不多的话,估计很快就会被举报到军管会了,和现实状况不符的行为,一定会被群众发现。

刘德信放轻了脚步,围着院子转了半圈,确定里面人物的数量和方位。

里面人数不多,算是进去的目标人物,一共才四个人,现在都聚集在西厢房的北屋,其中一个在厢房门口站着,应该是负责望风的。

屋子背面是他们另一个院子的东厢房,南面隔着倒座房,前院和西厢房的两间,北面则是隔着小天井和正房,保证说话的时候不会被靠近的人听到。

隔壁院子也有三个人,倒是没有集中,正房,东西厢房各有一个人,应该也在帮助做警戒。

这样的话,刘德信倒不好从房顶穿过去了,被发现的几率太大了,不能赌。

转到正房后面的墙壁,刘德信打量着四周,脚下用劲儿窜上了墙头,翻身飘落在地。

不上房也难不倒他,直接进院子绕道后面,有空间作为底牌,就算不小心惊动了对方,也不会被人给堵住。

这些潜伏的狗子们,越早挖出来干掉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